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脚步,高等教育规模日趋壮大,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而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方式势必受到重视。然而关于大学课程与教学,过去并没有得到广大学者及教师的强烈关注。课程设计作为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部分教师的实际工作中也常常流于形式,这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基于“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对大学单门课程设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从相关文献研究出发,结合对课程设计者的访谈,总结了“学习者为中心”大学课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并归纳出课程设计中的两个核心因素:分析学生学情、调查学生需求。接下来,文章以《高等教育学基础》课程为例,从实践层面呈现了“学习者为中心”理念下的课程目标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调查学生需求,并对学生学情和需求做进一步分析,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在课程学习中,能力的获得比知识的接受更加重要,因此大学课程设计首先要侧重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以与学生现实生活及其需要直接相关的直接经验体系为主,这对学生就业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都将产生积极作用;课程内容的组织不能一味强调学科体系或教科书体系,应根据学生需求借助于各种有效教学策略做出适当调整。对于学科入门课程,应该强调宽而泛的知识体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达到基本认识和了解的程度即可;此外在入门课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或专业价值观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十分重要。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完善《高等教育学基础》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研究得出,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设计者,大学教师应加强知识积累、提高课程设计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以更好的完成课程设计实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