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作为模型药物探讨治疗老年痴呆症脑靶向复酶给药系统的制备以及其体内抗衰老作用。
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在0.006-0.100mg/ml的范围内y=485.97x+3.5817(r=0.9981)。CAT活性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10s和40s为测定时间,与文献上0s和30s的操作进行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在0.015-1.500mg/ml范围内y=173.31x+1.9163(r=0.9967)。
以包封率为指标,对载体材料,制备方法,卵磷脂与去氧胆酸钠比例、卵磷脂质量、油水比、药物浓度、超声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以及PEG种类等多项内容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并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最后确定SOD和CAT传递体的优化处方。两者在电子显微镜下都呈不规则球状,大小较均匀。SOD传递体的平均包封率为72.49%,平均粒径为236nm(分散系数0.252),平均zeta电位为-57.8mV;CAT传递体平均包封率为50.33%,平均粒径为300nm(分散系数0.087),平均zeta电位为-70.2 mV。
制备了SOD和CAT传递体的冻干注射剂。体外释放都符合一级动力学释放规律,并能在24小时内释放完全。
对昆明种小鼠尾静脉注射复酶传递体冻干针剂、复酶脂质体溶液、复酶水溶液,结果显示传递体组可以明显提高SOD和CAT在脑部的分布,减少在血中的停留时间,减少心、肝等其他脏器的吸收,药动学参数显示传递体组可延长药物的t<1/2>和增大AUC,降低清除率效果最好,传递体组具有显著的脑靶向及缓释效果。传递体组粉针制剂的靶向评价显示,脑组织中SOD和CAT水平的r<,e>分别是4.2504和1.7783,C<,e>分别是1.2669和2.0365,明显大于同组的其他组织以及脂质体组其他组织的r<,e>和C<,e>。这就说明复酶传递体在脑组织具有比脂质体更好的靶向性,其脑靶向性良好。建立衰老模型小鼠,考察复酶传递体冻干粉针制剂对于脑组织的药效和靶向性。以经过40天喂养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的小白鼠各组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以及组织匀浆中脂褐素水平为指标来评价制剂脑靶向的抗衰老作用,其结果显示复酶传递体粉针的脑靶向性良好,对于小鼠的脑部抗衰老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治疗老年痴呆症脑靶向复酶给药系统的研究取得初步成功。
本课题提出了开发治疗老年痴呆症脑靶向给药系统的一种新的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丰富地探讨了抗衰老制剂对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褐素水平的影响,为治疗老年痴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抗衰老制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