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总体是好的,他们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思想多元化的时空条件下,在西方不断变化形式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国内各种社会思潮正误交织的历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群体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诸如在价值判断、利益诉求、物质享受、社会责任、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认识偏差问题,这些认识偏差问题的出现给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鸣响了警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便成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否取得实际效果。鉴此,我们构想能否运用历史反思的智慧和方法,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来滋润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田便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的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和不竭源泉,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经过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对于破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大量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系统研读《论语》以德育为中心的政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论语》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论语》中“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原则与方法至今仍熠熠生辉,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法、“学”法以及师生主体间性互动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本文对《论语》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论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教”法、“学”法、师生互动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为新时代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自己的一点思考与认识。
其他文献
小学教育在实行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及质量,也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因而,如何加强学生在思维素质上的锻炼及
结合江西省人民政府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教育工作进行省级综合督导评估,同步调研了抚州市、新余市三个经济开发区的教育装备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建设情况。把三区教育装备经费使
<正>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报纸近年来遭遇的挑战可谓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广告收入下降和被迫裁员。1从2010年始,位于犹他州盐湖城的《德述理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