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入境中国南部沿海台风事件初步重建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shang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台风灾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日趋严重,关于热带气旋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问题。然而,与台风相关的器测资料的时间尚短,不足以支撑对其进行长时段的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本文利用地方志、档案等历史气候文献资料,整理出与清代南部沿海台风有关的资料,建立资料库。探讨利用历史文献重建台风事件的方法,确定不同记载状况下的台风诊断方案,逐个重建清代入境中国南部沿海台风事件,共重建台风事件715次。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分析,并与现代台风的特征相结合进行清代南部沿海台风的规律研究,发现清代南部沿海台风的盛行期略晚于现代,其年数量与东部沿海台风在多数年份显著正相关且与ENSO现象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唐宋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长三角地区开始成为江南以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在元代,长三角地区担负了全国税粮的很大一部分,粮食被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运等方式运往北方。元朝末
本文依据史料,对六朝建康的气候、水文、灾害、生态建设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诸方面作了浅显的讨论。气候方面,六朝时期建康相对比较寒冷,并且气候异常状况较多;水文方面,天然河道
匪患成灾是近代中国尤其是民国时期的一大社会问题,而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匪祸更是闻名全国,影响深远,特别是豫西、豫南有“土匪王国”之称,在豫匪活动最猖獗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
游学是指知识人为了寻求更多知识和人生体会,从而得到智慧的启迪,形成觉悟,而进行时空位置的移动,进而引起了文化的双向变化和社会变化。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王室衰微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