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化浪潮开始影响整个世界。我国经济随之呈现出全方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郑州加快了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陆续设立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和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对外联系不断增多。在“十三五规划”关于郑州商都建设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的提出和启动后,郑州建设国际化城市更是进入关键机遇期。在新的跨越式发展时期,郑州作为中原崛起的战略支点,继续推进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建设区域性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将对郑州自身、周边城市、中原经济群乃至全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郑州建设国际化城市虽然已具备初步基础,但仍存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偏低、社会开放度低、城市竞争创新力不强等问题。因此,郑州在实现区域性国际化城市这一目标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城市国际化是一个过程,是城市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物质与能源、信息和人员进行密切交流的过程。本文系统梳理关于国际化城市的大量文献,对城市国际化和国际化城市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分析郑州城市发展背景、国际化城市建设历史沿革和机遇挑战的基础之上,运用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选择符合郑州实际的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在描述郑州城市背景和国际化历史发展沿革的基础上,通过对体系指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其国际化建设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差距,提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最后,结合伦敦、纽约、芝加哥、上海、杭州等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经验和郑州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的国际化、城市治理的国际化、政府行为的法治化、城市竞争创新力、城市社会的开放性等角度出发,提出郑州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以便于郑州在全球区域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