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结合的典范——《兰哈姆法》商标权取得制度管窥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ao631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权取得制度主要有两种基本原则:一种是使用原则,即商标权基于使用事实而取得;另一种是注册原则,即商标权基于注册程序而取得。使用原则有利于对商标的在先使用人利益的保护,但是绝对的使用原则却不便于商标的管理、检索和公示,容易造成商标权取得纠纷,从而降低商标权取得制度的效率。注册原则固然能保障商标权取得制度的效率,但是绝对的注册原则却容易导致投机取巧的商标抢注行为,从而造成很多不公平问题。美国是一个注重商标使用理念的国家,其联邦商标法的制定就是建立在宪法的“贸易条款”这一基础之上的。从根本上来说,美国的商标权取得制度就是使用原则。不过,在1946年颁布的《兰哈姆法》中,美国在其使用原则的基础上,引入了注册原则的内容,规定了一系列的注册程序。由于1946年《兰哈姆法》规定的“实际使用”注册程序过于单一且在申请注册上要求商标在先实际使用,从而其在商标注册实践中导致了投资风险、内外有别以及制度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于是,1988年美国对《兰哈姆法》商标权取得制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其中,在商标注册程序上,美国就增加规定了“意图使用”内容,从而弥补了“实际使用”内容的不足。“意图使用”内容的增订使得美国《兰哈姆法》商标权取得制度既吸收了使用原则的优点,又兼顾了注册原则的长处。而作为美国联邦商标法历次制定与修改的结晶,《兰哈姆法》在商标权取得制度上也真正达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效果,最终成为了商标法上的一个典范。对于我国而言,《商标法》实施的注册原则近乎绝对,过于缺乏使用原则的内容,造成的不公平问题较多。时值《商标法》进行第三次修改之际,我国应借鉴美国《兰哈姆法》商标权取得制度的做法和内容,重新构建商标权取得制度,以期达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效果。一方面,《商标法》应充分注重商标使用对于商标权取得制度的意义,将商标使用作为商标注册的前提条件,并借鉴美国《兰哈姆法》“意图使用”内容。另一方面,《商标法》还应对商标的在先使用利益给予充分的保护,构建未注册商标先使用权制度。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满意度是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也进入到新时期,党中央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扶贫先扶智,通过教育客体精准识别、教育主体精准扶持和教育成果精准考核从
由生产者延伸责任在西方发达国家所导致的立法变革及其对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过程产生的重大影响己日益彰显,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带来的冲击则更为直接。本文是对生产者延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中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经典边缘检测算法抗椒盐噪声性能较差及阈值选取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ny的算法架构,结合自适应中值滤波(Adaptive Median Filtering, AMF)、大津法(Otsu)以及最大熵法(Maximum Entropy Method,MEM)的改进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结合改进自适应中值滤波对图像降噪,从而在保留图像
民主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关于它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民主早已有之,但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修正和理论阐述,今日之民主和古代、近代之民主已大不相同。如何在同一纬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