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围场森林旅游可持续进程及评价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hangzz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中国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国际交流、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凸显了强劲的发展潜力。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和发展的趋向。1980年后我国旅游专家开始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生态旅游其概念、内涵的规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但总结起来,贯穿其中的精髓是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的紧密结合,力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统一。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森林旅游资源优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绿色环境具有观光、度假、疗养保健等多种功能。森林旅游是河北省旅游的主体;木兰围场森林旅游是河北省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兰围场旅游业开发等级较高,在坚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建设木兰围场,充分体现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及意义,并以木兰围场森林旅游的案例为主题,以生态旅游理念为基础,给出了木兰围场森林旅游的定义和内涵,总结出了木兰围场森林旅游的主要模式。本文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木兰围场森林旅游的优势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并据此进行规划效果的评价。因此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森林旅游的现状、功能、特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公式为主的森林旅游评价模型,同时对木兰围场森林旅游以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了规划方案,并运用所提出的评价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可持续性发展评价。其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森林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涵义。(2)以生态旅游理念为基础,给出了木兰围场森林旅游的定义和内涵,总结出了木兰围场森林旅游的主要模式。(3)确定了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4)将景观生态学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引入到森林旅游中来,并运用提出的评价模型对木兰围场森林旅游进行实证评价。
其他文献
天山云杉是新疆山地森林中,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大的森林生态树种。天山森林对新疆山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以及林区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护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以新疆天
土壤有机碳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是大气中CO2的源和汇,对准确预测生态系统是否遭到破坏及修复后其动态变化和向大气中的扩散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截至
利用AFLP标记,就榧树(TorreyagrandisFort)的雌雄株鉴定开展了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首次采用CTAB裂解.硅珠吸咐法,成功提取了榧树叶片和胚乳高质量的DNA,其OD260/OD280值大
本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北方地区常用的三种草坪草:紫羊茅(Festuca rubra L.)、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研究对象,结合草坪草耐磨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在水分胁迫和盐分胁迫下的生理特性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乡土树种白榆和自美国引种的岩榆、南方岩榆3 树种种源进行了育苗试验,在温室条件下对该3
持续增加的氮沉降会引起森林群落植物组成发生改变,而植物组成的改变会导致凋落物量和凋落物种类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群落及数量和结构发生改变。土壤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