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项新型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旨在将预先精心设计的虚拟信息与现实目标场景进行无缝结合,缓解用户由于时空约束而无法感知更多与当下环境相关信息的问题。近年来,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移动终端设备的大量的普及,增强现实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如游戏、教育、电影工业、医疗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运用,并越来越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和认可。同时,鉴于增强现实技术良好的用户体验与强大的信息展示优势,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探索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创新,尤其是在民俗博物馆展示设计领域,增强现实技术的引入,近年来开始逐渐被关注。民俗是极具亲和力的展览题材,因为它来源于朴实的生活,同时又融合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目前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展品陈列为展示方式,这种简单的民俗文物展示和俗群习俗史的再现,难以构建民间日常生活的文化。同时就游客的博物馆体验的角度而言,当下的民俗博物馆在信息传达中缺少系统性与全面性,缺少互动渠道,游客的参与度普遍较低,缺少场景沉浸感,实际的体验不理想。同时,近年来的国内大型博物院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的年度人流量屡创新高,但地方民俗博物馆的人流量难以有所突破。因此,提升游客体验与吸引新游客是当下民俗博物馆不得不解决两个重要问题。综上,开展基于新技术的民俗展示设计研究对我国当下地方民俗博物馆发展与改革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际调查、增强现实应用原型设计与体验评估的方法,提出了增强现实环境下基于体验视角的民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主要围绕增强现实与博物馆体验两个核心问题,重点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如何在民俗博物馆展示中,为游客提供不同维度的博物馆体验。具体而言,本论文将以国内外关于增强现实技术在民俗博物馆展示设计方面的应用情况的介绍为切入点,总结提炼当下民俗博物馆的展示现状;提出民俗博物馆增强现实展示的方法设计思路;并以徽文化民俗博物馆中的“牌坊”为实例,提出基于文创卡片的民俗增强现实应用原型设计方法,实现牌坊增强现实应用原型;最终结合两种体验评估模型,体验模型与博物馆体验度量模型,从不同维度实证分析增强现实在提升游客博物馆体验中重大影响。从整体上看,本论文旨在结合新型技术在民俗博物馆策展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和加强民俗博物馆展品的展示设计。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有望为民俗博物馆策展提供新的思路,并对进一步丰富增强现实技术在民俗博物馆中的展览设计中的理论与技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