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贷款难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我国西部地区,农户可选择的主要贷款方式为信用贷款和抵押担保贷款。受农村金融特质性影响,农村信用贷款供给严重不足,农户信用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外,由于农户缺少有效的抵押担保,农户抵押担保融资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是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浪潮下发展起来的创新型融资模式,但目前该融资模式仍处于试点开展阶段,相关配套措施尚未完善。为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本文从信贷供给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需求两个层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几点政策建议。首先,信贷供给层面,利用博弈理论分析探讨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贷市场现有主要供给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供给的新型模式,构建非对称鹰鸽博弈模型,分析二者合作供给的进化稳定性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依靠央行发放支农再贷款等政府补贴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信贷供给的可持续性,且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而参与人为大型商业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非对称性鹰鸽博弈模型结果显示,二者在资金、农户信息两方面综合非对称强度越大,二者选择合作供给的可能性越大,且合作系统内存在进化稳定的混合策略Nash均衡,从理论上保证了二者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合作供给的可持续性。其次,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需求层面,依托陕西杨凌区、高陵县及宁夏同心县三地的试点数据,利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建立影响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因素的概率关系图,量化分析农户产权抵押融资需求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以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认知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和农户以往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经历对其产权抵押贷款需求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40-49岁)、性别对农户的产权抵押贷款需求有间接的正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办理产权抵押贷款的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对农户产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不显著。另外,陕西杨凌区、高陵县农户的产权抵押贷款需求显著低于宁夏同心县,表明不同地区的农户,其产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不同。最后,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一方面,应积极合理地引导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供给,指导二者科学地选择“批发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合作,不断拓宽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另一方面,相关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在参考本研究的基础上,认真考察当地农户基本特征,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户信息数据库,以合理配置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将稀缺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到有产权抵押融资需求的农户手中,以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