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近30年,由于经验不足,发展中也曾遭遇过许多风浪,在不断摸索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制于时间和经验,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在经验、制度建设、法律法规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之处。例如,会计信息披露整体质量不高,会计信息失真、披露内容不准确、披露不及时等问题普遍存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的频频出现,不仅会影响上市公司自身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会使资本市场投资者因此蒙受损失,导致资本市场秩序混乱,阻碍经济良性发展。只有公司内外部同时对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才能保证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近1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环境不断严格,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并不断发展,期间更是接连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打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监管机构立案调查和惩处,但并没有起到非常有效的禁止作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仍在呈上升趋势,这也给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监管敲响了警钟,学术界和资本市场监管部门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研究和监管。因此,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着眼,并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搜集、整理、阅读和研究,最终选取美丽生态这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案例结合的分析方式,从美丽生态的发展历程等基本情况入手,对其业务转型后的主要经营情况做了简要梳理,并对美丽生态的违规事实以及违规产生的后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厘清美丽生态信息披露违规事件。案例分析的主体部分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舞弊三角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三个不同的理论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美丽生态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原因,包括公司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盲目信任,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职,外部监管乏力,更主要的还是公司内部存在“道德风险”,由于业务转型困难,业绩难以完成,退市风险等压力的存在,加之内控不足,违规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便产生了。最后,基于美丽生态违规原因分析得出结论并为我国资本市场防范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给出了相应建议。本案例的研究认为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需要公司内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通过外部监管机构严格监管和内部人员诚信教育应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改善上市公司内控和内部监督,在公司内部这一环节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确保披露信息的质量;提醒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为判断公司好坏和决策提供参考。在查阅已有相关文献后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研究理论主要涉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和舞弊三角理论等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而本文对美丽生态的研究创新性地从社会学领域引用了社会资本理论。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核心要素信任以及规范和社会关系网络两个要素,研究美丽生态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与此理论相关的规范建议。希望从社会学角度对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为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拓展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