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zxcv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是中国最早的打击乐器,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各地鼓乐文化的研究也有许多。本文是以河南省温县安乐寨村现存的传统民间音乐“司马懿得胜鼓”为调查研究对象,以整个温县安乐寨地区的文化历史为背景,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辅以文献资料,对民间这一优秀的传统音乐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并对其传承与保护对策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司马懿得胜鼓创编于公元238年,是三国时期的军事鼓乐,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司马懿主要流传于司马故里一带,现在唯有温县安乐寨村能够较为完整的传承并组织较大阵容的演出。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司马懿得胜鼓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以其悠久的历史性,能得以流传下来实属不易。它所蕴含的五行文化,尊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它优于其他鼓乐的特点。2007年,司马懿得胜鼓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意义目的,研究现状和本文所用的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加以简要说明。文章主体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司马懿得胜鼓的概述,主要介绍司马懿得胜鼓文化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并对司马懿得胜鼓的历史、特点、发展和现状进行简要的文化梳理;第二章结合田野资料,主要对司马懿得胜鼓的主要特征,包括它的音乐学特征,如物质构成,鼓谱分析,及其文化内容等方面来阐述;第三章是首先对司马懿得胜鼓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进而从传承角度深入分析,包括传承谱系及保护对策。结语部分主要讨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两面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杭州西湖山水园林借助真山真水,辅以人工巧趣,经朝朝复复的人工修缮,文化的熏陶浸染,自然环境的变更,逐步衍生为今日山水园林形态。其园林建筑、湖水山石、园径、林木理景之间既各
在1978年至1989年这段时期,中国版画创作开始复苏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国各地恢复了版画和其他相关的美术展览。这些展览成为了中国版画创作成果最直接的呈现形式,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