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u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又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资源。黄河下游作为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因粮食种植过程中长期保持过度化学化与机械化的粗放式生产模式,致使出现耕地质量下降以及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这与确保粮食安全与发展绿色低碳农业的目标相背离。对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益农的下游地区要发挥引领作用,为流域内粮食安全与环境保护做出应有贡献。因此,在充分考虑“绿色”效益的前提下,研究黄河下游的耕地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对黄河下游耕地系统中的各类投入产出以及环境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在耕地系统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测算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指标体系,即考虑到在庞大的耕地系统中,农作物生长会吸收大量碳,这将对“双碳”目标实现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本文将农作物的“碳汇”功能创新性地引入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中,同时探索运用了DEA方法中能够兼顾非径向与径向的EBM模型,对2007-2019年黄河下游区域34个地市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分解为耕地利用规模效率与耕地利用纯技术效率,分别探究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变动产生的具体影响。再次,分别从下游整体及异质性角度出发,对研究期间内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收敛性进行检验,以探究效率的未来变动趋势。最后,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影响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对耕地利用的现状分析得出,黄河下游耕地系统目前仍处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式生产模式,且山东省的要素投入强度以及产出强度普遍高于河南省。(2)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得出,构建效率测算指标体系时,若仅考虑面源污染与碳排放,而忽略“碳汇”这一生态效益,测算结果将低于实际效率水平;对效率测算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使用SBM测出的效率值低于EBM所测算的效率值,原因在于前者仅考虑了实际效率至最优效率的非等比例改进,而忽略了要素间的径向等比例关系,后者则兼顾了要素间的径向关系与非径向关系,更贴合实际的耕地生产活动。(3)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得出,该地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变动相对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改进空间;另外,地区间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且河南的效率水平要高于山东,表明“高投入-高产出”的要素驱动式生产模式不可持续。(4)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分解得出,下游区域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主要依靠规模效益的提高,而纯技术效率则是抑制效率有效提升的原因,说明黄河下游目前主要靠规模化的要素投入维持较为稳定的耕地效率水平,而对先进的耕地管理理念培养及农耕绿色技术研发推广不够重视;要素冗余分析中,处在投入角度的农膜、农药及化肥冗余率最高,产出角度中,非期望产出造成的冗余率绝对值明显大于期望产出。(5)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收敛检验得出,下游各地区效率变动未呈现σ收敛,但β收敛显著,表明短期内地区效率差异不会消失,但最终会以较为缓慢的速度收敛至相同稳态,分省份来看,河南的收敛速度要快于山东。(6)利用随机效应Tobit面板模型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种植结构优化、科技发展以及财政支农均显著促进黄河下游效率水平提升,而过高的机械密度和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均会抑制效率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中,科技发展对山东省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最强,种植结构优化对河南省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最强。据此,提出对策建议:(1)多角度推广绿色要素投入,持续强化控污减排。(2)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先进管理理念。(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缩小地区效率差异。(4)统筹把握宏观影响因素,全面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水平。
其他文献
电网企业汇集了国家层面和用户层面的大量数据信息,保护这些数据信息的安全是电网企业一以贯之的工作要求。保密宣教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尤其在能源互联网数据信息的互联共享程度深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提升保密宣教、管理水平,对电网企业愈发重要。本文在研究电网企业现有保密宣教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当前电网企业保密宣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性地从对象精准化、内容精准化、方式精准化、环节精准化四维度出发,定制"专
在传统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之间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导致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不足。结合BIM技术的优势及前期项目经验,在协同设计定义、标准应用分析、数据级定义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数据级协同设计的实施流程。实践表明,开展数据级协同设计,打通了各专业间数据共享互用通道,简化了设计提资与审查流程,实现了数字化成果交付,可为相关项目应用提供借鉴。
耕地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当前,中国耕地资源利用面临较大的压力,研究我国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寻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路径,对推进我国耕地绿色化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2009-2019年相关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面板回归方法,构建我国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的框架,提出推动我国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提高的对策建议,为耕地绿色
绘本是儿童认识和感知周围事物的重要媒介之一,对儿童的成长和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以互动体验为视角,研究幼儿游戏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创新设计。阅读绘本,能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健全心智,提升幼儿的专注力,进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开阔眼界、享受快乐的目的。文章以中外经典绘本设计为例,从互动式的角度,结合印刷技术、书籍设计艺术的理论知识,对儿童绘本设计的创作方法进行捕捉、整理、
在新时代,新型媒体正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社交媒体广泛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交模式和生活方式.随着各种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个性特征和认知行为特点逐渐打破了传统的人际间行为和社会交往模式而使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取向逐渐趋于多样化,这种改变必将对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根据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管理中
研究目的: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标志我国贫困治理重心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助推乡村振兴。民族地区地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虽然在多重制度供给以及有效的政策保障下实现了脱贫攻坚,但也有返贫的风险。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发展可以打破乡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耕生产方式,增加村民生计的多元化,降低村民返贫的风险性。民族地区区域特征
目的分析柴牡醒脑汤加减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组织损伤状态和认知功能恢复影响。方法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早期康复锻炼)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牡醒脑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组
目的:观察并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天疱疮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病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天疱疮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进行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分别对其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以服药依从性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70.00%)相比,观察组(100.00%)更高(P<0.05);在复发再入院率方面
本研究建立了长白山红松和臭冷杉的全轮、早晚材密度年表,并分析了2个树种的树轮密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树种树轮密度变化具有一致性。红松树轮密度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而臭冷杉树轮密度变化相对稳定。两树种树轮密度年表与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整体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平均最高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其中,生长季早期(4—5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