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轨界面摩擦性能关系到列车牵引过程中的轮轨磨损、行车安全及维修养护成本等众多问题,是轮轨领域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开展轮轨界面润滑行为研究,对减轻轮轨的磨损与损伤、延长轮轨服役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MMS-2A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固体摩擦调节剂、固体润滑剂、润滑脂对轮轨界面黏着与损伤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轮轨黏着-蠕滑特性曲线、表面形貌、磨损率和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研究了固体摩擦调节剂、固体润滑剂、润滑脂对轮轨黏着和损伤性能的影响规律。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干态下,随蠕滑率增加轮轨黏着系数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黏着系数在蠕滑率为9.43%时可达0.5左右。固体摩擦调节剂、固体润滑剂及润滑脂作用下轮轨黏着系数均低于干态,且依次降低。固体摩擦调节剂作用下黏着系数达到0.3~0.35,固体润滑剂作用下轮轨黏着系数为0.2左右,润滑脂作用下轮轨黏着系数小于0.1。(2)同干态相比,固体摩擦调节剂、固体润滑剂、润滑脂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轮轨试样磨损率。固体摩擦调节剂作用下,车轮磨损率降低到干态下的52%左右,钢轨磨损率降低到干态下的65%左右;三种固体润滑剂作用下,车轮磨损率分别降低到干态下的5%、77%和42%,钢轨磨损率分别降低到干态下的3%、35%和18%;三种润滑脂作用下,车轮磨损率分别降低到干态下的2%、1%和2%,钢轨磨损率分别降低到干态下的10%、2%和14%。(3)干态下轮轨材料表面损伤机制主要为点状坑和局部氧化,并伴随明显材料起皮、波磨和剥离。固体摩擦调节剂和固体润滑剂作用下,损伤形式为轻微起皮,疲劳裂纹长度变短,轮轨疲劳损伤减轻;润滑脂作用下,车轮试样磨损表面光滑且出现轻微起皮,但钢轨损伤为严重起皮和大块剥离,裂纹长度变大,钢轨疲劳损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