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酢浆草抗炎镇痛的有效组分及其化学特征。方法:选用水、50%乙醇、70%乙醇、95%乙醇作为提取考察溶剂,通过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小鼠扭体实验分别评价各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提取溶剂。通过考察酢浆草提取物对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与酢浆草抗炎镇痛作用可能相关的因素。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组分,通过考察各组分的抗炎镇痛作用确定有效组分。通过检测酢浆草有效组分对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考察有效组分的抗炎镇痛作用与前列腺素E2之间的关系。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质谱技术,对有效组分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7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相对丰富,且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抗炎镇痛作用明显优于其余提取物。该提取物能显著升高小鼠体内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乙酸乙酯合并正丁醇组分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二者化学成分丰富且有较大交叉。小鼠口服给予乙酸乙酯合并正丁醇组分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内血清PGE2水平。通过液质联用分析,对乙酸乙酯合并正丁醇组分中20个主要化学成分峰进行了紫外吸收、分子式、二级质谱等表征,并通过对照品鉴定了其中3个峰。化学分析表明,有效组分中主要含有各种酰基奎宁酸及黄酮等酚类化合物。结论:酢浆草70%乙醇提取物抗炎镇痛药效较好;从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组分为酢浆草的抗炎镇痛有效组分;酢浆草的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抑制PGE2释放有关;酚类化合物(尤其是黄酮碳苷和黄酮氧苷等)是酢浆草有效组分的主要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能是酢浆草抗炎镇痛的物质基础。研究工作为酢浆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活性物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