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B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对T细胞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传统的胃癌治疗方法仅注重了手术和放化疗对肿瘤的清除,却忽视了对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评估和调整。已知胃癌患者存在抗肿瘤免疫功能不足,研究免疫抑制机制对修复与重建患者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调节性T细胞(Tregs)是胃癌患者免疫抑制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发现机体还存在另一重要的免疫抑制细胞——调节性B细胞(Bregs),然而尚没有Bregs与肿瘤免疫相关的直接研究。   目的:本研究首次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Bregs的表达情况,并探讨Bregs对T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方法:1)选取胃癌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5例,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9+IL-10+Bregs比例;2)通过CD19磁珠分离纯化B细胞并体外培养,以基础条件CD40mAb+IL-2+IL-4为对照组,分别加LPS、CPG、CPG+Poly(i:c)(C+P组)及BAFF为不同处理组,7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regs比例,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0及TGF-β含量;3)选取不同处理组中Bregs比例最高与最低的两组B细胞,用BGC-823全细胞裂解物抗原冲击后与富集的T细胞(去除B细胞及贴壁细胞的PBMC)共培养72h;设无B细胞共培养组为对照组:4)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细胞的表型(CD3、CD8、Tregs);通过ELISA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中IFN-Υ含量;LDH释放法检测共培养后细胞对BGC-823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结果:1)胃癌患者外周血中Bregs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Ⅲ-Ⅳ期患者Bregs比例高于Ⅰ-Ⅱ期(P<0.05),Ⅰ-Ⅱ期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2)B细胞不同条件体外扩增后Bregs比例不同,从高到低分别为:CPG组>基础条件组>C+P组>BAFF组>LPS组,与基础条件组比较,除CPG组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B细胞培养72h后上清中各组TGF-β含量差异不明显,而IL-10的含量CPG组明显高于基础条件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明显;4)高比例Bregs组共培养上清中IFN-Υ显著低于低比例Bregs组(P<0.01)和对照组(P<0.05);各组CD8+T细胞及Tregs比例无明显差异;5)高比例Bregs组杀伤能力显著低于低比例Bregs组(P<0.01)和对照组(P<0.05)。   结论:1)胃癌患者外周血Bregs与健康人相比明显升高,晚期患者显著高于早期患者,说明Bregs很可能参与了胃癌患者肿瘤免疫的抑制效应;2)体外培养条件下单CD40信号激活会产生高水平的Bregs,而辅以合适的其它信号可以降低Bregs比例,这对于B细胞相关免疫治疗有重要意义;3)B细胞群体中Bregs比例升高会明显抑制T细胞抗肿瘤免疫效应,提示去除Bregs很可能会增强抗肿瘤免疫。
其他文献
摘 要:管理类专业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筹学作为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之·,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这种能力的培养,所以有必要通过对“管理运筹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网络资源;课程设计    
目的:本研究选择近视人群中最佳矫正视力达1.0及以上的样本,通过不同视力间屈光度、眼轴、眼压、角膜中央厚度、像差的比较,各光照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像差的比较,以及相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树大易招风,作为管理咨询业翘楚的麦肯锡就曾有过这样的遭遇。  先从一个笑话开始。有一个老头,正在草地上放羊,忽然走来一个年轻人,年经人走到老头面前说:老先生,我可以为您服务,我将告诉您您的这群羊有几头,作为酬劳您需要给我一头羊。老头还未作答,年轻人就开始了工作,年轻人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链接上NASA的内部网,调动低轨道卫星,把卫星遥感成像的图片再通过软件分析,数十分钟后,年轻人再次走到老头面前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评估,尚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因此本研究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