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和动态增强磁共振定量参数在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就诊本院的47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采用Siemens Aer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及DKI、DCE-MRI检查,扫描完成后将DKI、DCE-MRI原始图像传输到商业化专业软件处理,DKI原始图像通过DKE软件处理后获得肿瘤感兴趣区DKI定量参数MK值、RK值及KA值;DCE-MRI原始图像传输到商业化灌注评估专业软件,利用Tofts两室血流动力学模型处理分析肿瘤感兴趣区的半定量参数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及计算定量参数Ktrans值、Ve值、Kep值。采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分析DKI的MK值、RK值、KA值以及DCE的Ktrans值、Ve值、Kep值在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根据最大约登数确定最佳诊断阈值。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47例患者中,腮腺良性肿瘤37例、恶性肿瘤10例。37例腮腺良性肿瘤中有28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10例同时累及深浅叶、20例伴有不同程度囊变,10例恶性肿瘤中有7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5例同时累及深浅叶、6例伴有不同程度囊变,各组间差异(P值分别为0.965、0.317、0.918),均无统计学意义。(2)37例腮腺良性肿瘤中TIC曲线表现为A型、B型及D型共有20例,表现为C型有17例;10例恶性肿瘤中TIC曲线表现为A型、B型及D型共有2例,表现为C型有8例;以A、B、D型曲线为腮腺良性肿瘤判断标准,以C型曲线为腮腺恶性肿瘤判断标准,腮腺良恶性肿瘤组间的差异(P=0.119),无统计统学意义。(3)腮腺良性肿瘤(不包括腺淋巴瘤)的MK值、RK值、KA值均低于腮腺恶性肿瘤,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腮腺混合瘤MK值、RK值、KA值均明显低于腮腺恶性肿瘤及腺淋巴瘤,各组间的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MK值、RK值及KA值对于鉴别腮腺混合瘤与恶性肿瘤、混合瘤与腺淋巴瘤均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腮腺腺淋巴瘤KA值高于恶性肿瘤的KA值,组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4)腮腺良性肿瘤(不包括腺淋巴瘤)的Ktrans值、Kep值低于腮腺恶性肿瘤,Ve值高于腮腺恶性肿瘤,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腮腺混合瘤的Ktrans值、Kep值均低于腮腺恶性肿瘤及腺淋巴瘤,混合瘤的Ve值高于腮腺恶性肿瘤及腺淋巴瘤,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rans值、Kep值与Ve值在混合瘤与恶性肿瘤以及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均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腮腺腺淋巴瘤的Ktrans值、Kep值均高于腮腺恶性肿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常规MRI的影像特征以及TIC曲线类型存在一定重叠。(2)DKI及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腮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鉴别诊断,特别有助于缺乏形态学特征的腮腺混合瘤与恶性肿瘤,以及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