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系统音视频同步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i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音视频编解码和传输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音视频压缩技术日益成熟,高效可靠的音视频压缩技术使多媒体的实时传输成为了可能,多媒体系统已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视屏会议、视屏监控、桌面共享等领域。  在多媒体系统中,音视频同步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能够保证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还原服务器端采集到的音视频数据,使其同步播放,已然成为一个评判多媒体系统质量的关键因素,怎样保证多媒体数据在采集、传输、播放中的同步已经成为多媒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媒体数据在采集、压缩、网络传输、解码和播放过程中都可能造成音视频的异步,网络传输时发生的拥塞丢包和时延更是影响了接收端中音视频的播放质量,出现音唇不同步的现象。目前用于音视频同步的算法虽然有很多,但大多都不适用于灵活组网的视频监控系统这样的实时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音视频同步解决方案。系统的组成包含了基于嵌入式的前端采集设备,基于UNIX的多媒体转发服务器,基于windows的PC客户端,鉴于视频监控系统复杂的组成和广泛的运用,算法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要求要高,能够运行在不同的设备上面。  本文使用标准的RTP/RTCP协议作为传输协议,使用RTP协议中的时间戳记录发送时间,并将其作为同步依据,在发送端和接受端做相应的同步控制,从流化,传输和解码播放三个环节出发,在多媒体层,用一种基于时间的自适应音视频同步算法,解决系统中的多媒体流内以及多媒体流间的同步问题。算法的研究包括了基于时间的同步、多媒体播放的速率控制、抖动控制、系统中不同终端的时钟同步等内容。系统的实现包括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发送端流化服务器的设计和接收端媒体播放器的设计。本文最后将为系统提供一个测试方案,论证本文提出的同步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学位
信息融合技术是协作感知系统的重要环节,但现有的融合算法在低信噪比和衰落信道下存在检测性能差等缺陷。为了提高感知系统的检测概率,本文深入研究了协作频谱感知中的信息融合
最近几年,超宽带(简称UWB)短距离无线通信引起了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它以其传输速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突出等优点成为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和多载波码分多址接入(MC-CDMA)技术正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未知时,MC-CDMA技术能够获得很好的频率分
H.264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开发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很好的分层结构和网络适应性,在未来的数字视频和存储领域有着广
超宽带(UWB)通信被认为是提供高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一种重要技术,近年来已成为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超宽带通信系统接收方法。 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
应用共享称为Application Sharing,是CSCW系统中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共享是可以将一个传统的应用软件改造为能支持多用户共享操作的应用软件,达到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目
恒模算法(CMA)是一种重要的盲自适应均衡算法,它不需要训练序列,仅仅通过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来获得信道的状态信息,从而有效地恢复出发送信号,可以很好地节约系统的频谱资源。恒
在B3G蜂窝系统的研究中,OFDMA和MC-CDMA近来正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同时,在基站和移动终端也广泛使用多天线技术(MIMO)以保证充分利用空间分集和复用能力。如果在发射端
下一代网络(NGN,NextGenerationNetwork)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基于IP的多业务综合性网络,其拓扑结构错综复杂,业务流种类繁多,不确定事件在整个网络中大量存在,对于网络的运营者,如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