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对ACS患者急诊PCI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出现症状或致残、致死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当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效手段。PCI在立即改善冠状动脉闭塞性或狭窄性病变的同时,会导致内膜撕裂剥脱、斑块破裂、碎屑脱落、微血栓形成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损伤。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急诊PCI介入治疗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强化序贯治疗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到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PCI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即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剂80mg顿服,术后40mg/d,对照组即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剂20mg顿服,术后20mg/d。全部患者行急诊PCI术后,给予对症常规处理,包括抗血小板治疗、硝酸酯类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及ACEI药物治疗。用药后随访3个月,观察肝功能改变、血脂改变、血清炎症因子改变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脏不良事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试验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两个受试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28例病人中,剔除0例,脱落0例,28例病人进入意向治疗(rT)分析,符合方案(PP)分析28例,两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P>0.05);用药后两组TC及LDL-C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用药1个月时两组TC、LDL-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用药2、3个月时试验组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HDL-C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3天、1、3个月)GPT、CK异常者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用药(3天,1、3个月)后两组hs-CRP、MMP-9均呈下降趋势,用药(3天,1、3个月)时试验组hs-CRP、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内观察两组心脏不良事件,试验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急诊PCI介入治疗,阿托伐他汀强化序贯治疗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降低TC、LDL-C水平,且能抑制hs-CRP、MMP-9表达,减少斑块及血管损伤,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产妇的身高和体重对妊娠结局有很大的影响。各种研究已经表明身高越低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率更高,但此类研究较少。身高低的女性在妊娠期间体重增加往往较少,产妇体重过轻会导致低
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PLP)又称肢体幻觉痛,是指主观感觉已被截除的肢体上仍然存在,并伴有不等强度的疼痛,而且疼痛部位多在被截除肢体的远端。多数幻肢痛与残肢痛或幻肢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