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每一个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是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达此目标,班干部管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要考虑的重要课题。反观当前小学班干部管理现状,既存在对班干部设立的认识偏失,也存在对班干部选拔和任用的实践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班干部设立的初衷和目标,也阻隔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调研小学班干部管理的现状,透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提升小学班干部管理水平和班级管理质量自然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半结构化访谈,以威海经区L学校为个案,就小学班干部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展开具体研究。问卷采用自编问卷,主要包括班级干部中男女生的比例、竞选的意图、选拔方式、选拔标准、任用情况、师生对班干部的态度、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的作用以及对班干部的监督等8个方面。访谈主要运用半结构化的方式对部分班主任、班干部、普通学生就班干部管理选拔方式和标准、对班干部的态度、对班干部的培养和监督等问题展开。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绪论,就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加以阐述。第二部分,以威海经区L小学为个案,1—5年级每一年级中各选择一个班,共抽取2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主要有:女生班干部占比75.73%;大多数同学愿意竞选班干部,占比79.9%。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班级成绩前10名,班干部占比在70%以上。第三部分分析了小学班干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小学班干部群体出现明显的精英化和性别倾向,班干部竞选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班干部的竞选中存在“悖论式”的主观认知,班主任对班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缺乏对班干部权利的制约等。第四部分是小学班干部管理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一是更新选拔理念。主要从“重使用”转变到“重发展”;’从“助手型”转变到“主体型”;从“服从型”转变到“创造型”;从“重成绩”转变到“重能力”。二是提高选拔的标准.主要从明确目标,严格把关;注重质量,分工合作;正确看待,激励前行;加强培训,提升素养等四个方面展开。三是培养民主意识。主要从德育课教学风格民主化;班级管理民主化;少先队代表大会规范化;评价学生民主化等四个方面展开;四是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主要从尊重学生小干部的身心特征与成长需要;在关怀未来中尊重学生小干部培养的当下;遵循学生班干部培养之教育活动应有规律等三方面展开;五是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主要从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意识感、地位优越感、精神幸福感、竞争危机感等方面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