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动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预后的意义[目的]分析疗前、疗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其动态变化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或同步放化疗的42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开始后第2、4周)、放疗结束时的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与临床相关性,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得各个治疗阶段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的最佳界值,并将患者分为各治疗阶段的高NLR组和低NLR组,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Log-rank检测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存,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20例纳入分析的患者中,接受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和同步放化疗者分别为:99例(23.6%),139例(33.1%)和182例(43.3%)。全组有75例存活,中位随访时间为5.2年,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建立ROC曲线,通过约登指数计算出疗前、疗中4周的NLR界值分别为2.1、4.9。疗前高NLR组和低NLR组5年PFS及OS分别为10.6%和15.7%,15.5%和22.7%,p值分别为0.033和0.012;疗中4周的高NLR组和低NLR组5年PFS及OS分别为11.5%和13.8%,15.5%和22.4%,p值分别为0.024和0.00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疗中4周的NLR为独立的预后因素(HR=1.395,95%CI 1.088-1.789 p=0.009)。[结论]疗前及疗中的NLR升高提示局部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而疗中高NLR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可作为目前诊疗中一项简便易行的预后预测指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该指标受患者状态及治疗影响较大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探讨其意义第二部分小细胞肺癌海马回保护脑预防照射的Ⅱ期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保护海马回的脑预防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分析剂量分布、治疗疗效及认知功能。[方法]入组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完成标准手术或放化疗后的1月内接受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排除脑转移的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Tomotherapy技术对海马回进行保护照射。放疗处方剂量为:95%PTV25Gy/2.5Gy/10Fx。在接受治疗前、疗后6月、疗后12月接受认知功能评价的量表测试。评价毒副反应及认知功能。并进行海马回剂量、生存率及脑转移率的相关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位16个月。海马回的平均剂量为7.23Gy,外扩减量区平均剂量为8.46Gy,较之处方剂量分别降低71.88%和66.16%。海马回最大剂量平均为10.66Gy,外扩区域最大剂量15.43Gy。49例患者中8例死亡,1年生存率为85.1%,2年生存率为70.3%。9例患者出现脑转移占18.3%。有1例广泛多发脑转患者(13个转移灶)发生了海马回附近的转移。主要的毒副作用为轻度头疼、头晕、脑水肿,未发生Ⅱ度以上的毒副反应。疗后1年HVLT-R评分平均相对下降6.78%。疗后6月HVLT评分下降较疗前明显,未发生脑转移的患者疗后1年HVLT评分与疗前无明显差异。[结论]Tomotherapy技术对小细胞肺癌进行了保护海马回的脑预防照射都达到了较好的剂量要求保护海马回的全脑放疗可能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进一步验证需扩大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