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途径,任何群体的就业状态都包含着就业的数量与质量这两方面的内容。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就业论坛”上,我国政府就曾提出:“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将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的将提高就业质量纳入到政府日常工作的范畴当中。近年来,我国的农民工大量涌现,已经成为城市就业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贡献作用,他们的就业质量更是在制约着我国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和差距的缩小,关系着我国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和“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所以要尽可能的去改善和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解决好农民工就业的各种问题,避免低质量就业的发生,使得农民工能够在打工城市真正的“安居乐业”。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来评价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总体现状如何?改善和提高其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又有哪些呢?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本研究以沈阳市的农民工为例,主要从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农民工就业质量整体评价这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研究工作。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主客观两个维度来研究沈阳市农民工的就业质量,确定出了就业质量应当包含的12项指标内容。随后,通过对几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本研究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权重,利用统计软件Stata11.0来对调研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确定出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大小和就业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公式,发现就业保障类指标所占权重最大(48.1%),就业条件类指标权重次之(30%),就业满意度类指标的权重最小(21.9%)。接下来本研究主要对主成分分析确定出的指标权重结果和沈阳市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为改善和提高沈阳市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本研究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科学合理的评判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优劣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