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的快速发展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逐步成熟,手机、PDA、数码相机等微型化便携设备以其在不经PC中转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互联、通信的优势迅速普及。与此同时,车辆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车载无线设备以及相应的无线通信标准被提出来,使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AP(Acess Point)、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直接相互通信成为可能,进而形成一种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ularAd-hoc NETwork)。由于其是移动自组网络在道路上的应用,VANET在具有自治性和不固定结构、多跳路由、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网络容量有限、良好的可扩展性特征的同时,也具有其他移动自组织网络所不具备的特性和传输问题,狭窄的道路、高密度节点分布、节点高速移动等直接影响VANET的信息传输性能[1,2]。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的感知和分发是影响车辆自组网络性能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决定了数据包成功地传输到目的节点所需经过的车辆节点和传播时延。实验证明,若在VANET中使用传统的路由协议,数据包的成功传输率低于50%且延迟抖动剧烈,信息感知和分发技术的研究成为了车辆自组网络的重要议题[3]。本文在认真分析VANET的特点、研究内容和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对VANET环境下的各种路由协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目前针对自组网络提出的路由协议主要分为主动路由协议、被动路由协议、层次路由协议、基于地理信息的路由协议四大类,某些改进算法将多种路由方式结合来提高网络性能。本文在车辆行为具有一定社会性并且拓扑变化频繁特点的前提下,通过车载GPS系统得到节点的位置、邻居情况和道路拓扑信息,对车辆自组网络中的路由协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科研成果,核心内容如下:1.分析了车用自组织网络在道路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简要总结了VANET的特点及其消息传输过程中面临的挑战。2.对目前在VANET环境下提出的各种路由协议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车辆自组网络信息感知和分发技术的研究现状与不足。3.针对以往算法较难准确进行空间建模并较少考虑社会行为的规律性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历史行为的规律性统计方案,具体分为计算车辆之间的连通性的节点连通算法、计算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可达时段数的拓扑重叠算法两部分。4.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历史行为统计的消息路由算法--HBSR(historical behaviorstatistic routing),将网络环境分为无AP参与和有AP参与两种情况进行分别讨论,并且在有AP参与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大文件数据的下载方案。5.通过在one仿真平台上将HBSR算法和一些典型的路由算法进行比较,实验证明HBSR算法能够更有效的在VANET中找到消息转发路径,送达时延明显降低的同时交付率有显著提高,并且表现相对稳定。综上,本文针对VANET环境下消息感知和分发技术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推进车辆自组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