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性与疏离化:复归意义及情感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空间生产链条的末梢与资本运作逻辑的受体,景观设计过程受到当下诸多社会要素影响,成为资本、文化等力量的反映。景观空间日趋呈现出涉身经验的单一匮乏、或是意义层次的扁平化,日渐失去了让人反复徜徉的欲望。而剧场空间的形成源于仪式行为,空间本源承载了丰富的意义内涵;其后设计表现集中在舞台,空间的综合营造与叙事脚本、身体行为紧密相关。因此,景观和剧场不仅具备比较基础,剧场视角的引入还具有寻回景观中意义与情感的潜质。本研究首先归纳了景观与戏剧的互似理论,认为二者不仅具有泛艺术领域的通约性,还在空间形制与意象、表现手段与方法、创作模式等多个层次存在密切关联。其后追溯了剧场的空间起源,及其与自然环境、城市空间发展的互动关系,认为可以将原初阶段的剧场视为景观空间、或者说户外空间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深入分析剧场功能层次的基础上,认为它是人与自身精神建立连接的物质媒介,是具有意义厚度的空间形式。进而锁定“剧场性”作为认知景观与剧场共享特征的关键概念。通过回溯戏剧和艺术领域的相关讨论,认为剧场性的核心特征是:以脚本与空间的互文关系为轴心,强调在场和观看,具有事件性、意义厚度和类艺术性。以上特征同样星散于景观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中,剧场性概念则为认知景观提供了另一维度的立体视角。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戏剧理论中的疏离化在多个层面回应了剧场性的核心特征,具备作为设计方法挪移至景观领域的潜在条件。进而将疏离化在剧场中的施行载体转化至景观,分为结构层面和空间层面两部分。其中,结构层面的施力对象是内容计划(program),设计步骤可以分为甄别、极化、赋值,结构特征体现为立体、自治、开放;空间层面,在考虑空间本体与原场地关系的前提下,施力点集中在对观者动势(movement)的控制性安排上,可以归纳为均质、放大、中断、往复、叠加五种类型。对两个层面进行施力的共同结果是创造一种形式上的疏离、意义上的逼近,形式承载设计意图,疏离感促生认知动力,观者在反复徜徉、体味的过程中形成对空间意义厚度的理解并产生情感经验,深化认知层次。
其他文献
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强震时可能出现受拉状态。为保证高层建筑抗震性能,严格控制剪力墙轴拉力水平已成为超高层建筑设计审查的要点之一。本文研究RC剪力墙拉-剪和拉-弯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主要创新工作和成果如下:(1)完成了7个RC矮墙(剪跨比λ=1.1)在恒定轴拉力和往复水平剪切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轴拉力、边缘配筋率对矮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轴拉力和配筋率下剪力墙出现剪切破
学位
由于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品质因子高、模式体积小,可以极大地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研究腔光力学系统的重要平台。目前回音壁腔光力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光信息处理、基态冷却和高灵敏度探测等领域。不同于单个光学模式与单一力学模式的耦合,多模耦合光力系统可以提供更多可操控的自由度,探究不同路径的干涉效应,因此展现了丰富的物理现象,例如光力系统纠缠、奇异点等。本论文围绕回音壁微腔中的多模耦合光力系统的性质
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和蓬勃发展的工业生产,也给我们带来了日益频繁的突发水污染。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其首要任务便是快速确定污染源以还原污染事件、预测污染物蔓延扩散情况。本文以突发水污染溯源为主要研究目标,利用伴随、同化等方法构建了求解边界入流、污染源项、支流入流和参数识别的反问题数值模型,系统性地对河渠突发水污染溯源相关反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旋转x-t平面提出了水流水质反演
智能驾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感知、认知和控制三个部分。环境感知作为其第一个环节,是认知和控制的基础。它使用车载传感器对本车及周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得到驾驶环境中各目标语义和位置信息,并将此信息提供给驾驶认知环节。视觉相机和激光雷达作为环境感知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车载传感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视觉相机分辨率较高但其距离检测精度较低,激光雷达测距精度高但点云稀疏,无法描述细节特征,使用单一模态传感器均存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且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以其复杂的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甲状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内分泌器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其中80%的甲状腺癌为乳头状甲状腺癌。近年来,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
真核细胞中RNA分子的分布是高度不均一的。特定RNA分子的亚细胞定位与其生物学功能紧密相关,不仅可以促进局部蛋白质合成,具有转录调节、结构支持等功能,对于很多生理过程如细胞增殖、胚胎发育、神经可塑性调节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荧光成像、分离纯化、测序分析等技术的进步,我们开始对亚细胞区域转录组有了逐步深入的研究。细胞组分分离技术与基因芯片或者高通量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和神经元轴突
为了合理利用我国西部高山峻岭中的丰富水资源,近年来一批200米至300米级的高混凝土拱坝正逐步修建完成,保障其在遭遇强地震作用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人们对地震活动的认知不断深入,地震随机性等不确定性因素正逐步在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被考虑。地震易损性分析作为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已在多种结构领域中得到运用并取得了丰富成果。本文将其运用到高拱坝的抗震安全分析中,围绕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了研究。论文的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