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谱演变及其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yu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其与交感神经兴奋性之间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 对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检测心肌梗死发作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时的血脂指标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肽Y(NPY);对2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检测以上指标1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谱演变及其与E、NE以及NPY变化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后第1天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相比,血脂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指标E、NE、NPY显著升高(P<0.01)。 2、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0天内TG水平逐渐持续升高(P<0.01),其余血脂成分均降低,第7天达到最低值,第30天时血脂水平逐步恢复,但未达至发病前水平。 3、以AMI30天为参考,取血脂水平最大降低幅度与交感神经兴奋性指标最大升高幅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C与△NE,△NPY呈显著负相关(r=-0.550,r=-0.382,P<0.01),△TG与△NE,△NPY呈显著负相关(r=-0.612,r=-0.512,P<0.01),△LDL-C与△NE,NPY呈显著负相关(r=-0.471,r=-0.316,P<0.05),△HDL-C与△NE呈负相关(r=-0.406,P<0.05),△ApoA1与△NE呈负相关(r=-0.512,P<0.05),△ApoB与△NPY呈负相关(r=-0.381,P<0.05),其余指标无相关性。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1天~30天内血脂谱呈动态变化,各血脂成分除TG升高外均表现为急性期降低,并且血脂谱的动态变化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存在一定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胃癌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与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相比,其血清前列腺素E2表达、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差异。分析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预测指标。 方法: 入选病例261例,临床确诊为AP,根据CT分级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组,分析两组之间年龄、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的影响。 方法: 从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中抽取无AVB病历50例、第一度AVB病历45例、
目的: 通过对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与术后截瘫的关联机制加以阐述,对二者的相关性大小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2007年行覆膜支架腔
目的: 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是一种应用多普勒原理研究心肌运动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TDI所获得的信息能够用于组织速度显像(TVI)和应变(ε)显像。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