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的带隙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 meV。近年来伴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ZnO一维纳米材料在紫外光电器件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针对ZnO纳米结构的研究热点,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ZnO一维纳米材料,研究实验参数对ZnO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并对ZnO一维纳米阵列结构的生长机理、光学特性、压电效应和润湿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的氧流量和生长温度对ZnO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并利用SEM、TEM、EDS等测试手段,分析了ZnO一维纳米阵列的生长机理,确定适合ZnO一维纳米棒阵列生长的制备参数,初步实现CVD法制备ZnO一维纳米阵列的可控生长;并在室温下获得ZnO一维纳米阵列强的紫外发光。(2)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微纳跨尺度结构的ZnO纳米薄膜,并对其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在室温下观察到强的紫外发射峰,没有观察到与杂质或缺陷相关的深能级发射。室温下的紫外发光归结为自由激子发射和自由载流子到施主(受主)的跃迁(EB=124.6 meV)及其声子伴线所形成的低能带尾的叠加。(3)运用原子力显微镜在接触模式下表征了结构疏密程度不同的ZnO纳米棒阵列结构的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棒阵列之间的间距增加,输出的电压信号随之增加。并且对稀疏样品的压电原理和压电效率做出了分析和表征。(4)用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了不同表面形貌的ZnO薄膜表面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其表面形貌可以实现ZnO表面的润湿状态由疏水向超疏水转化,最后得到的致密的微纳复合结构ZnO表面的接触角高达168.2°。
其他文献
由于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在医疗、国防、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政府、公司和研究机构开始着力研究三维立体显示技术,日本和欧盟等国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CO2焊因具有高效、节能、成本低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但其存在飞溅大、焊缝成形差等缺点,当焊接速度提高到0.5m/min以上时,这两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阻碍了其高速、优质等特点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根据熔滴过渡的特点,提出了在短路阶段采用双斜率控制,在燃弧阶段采用双恒功率控制的波形控制方案;以dsPIC30F6010芯片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套CO2焊逆变电源波形控制系统,并进行实验研
二氧化钛(TiO2)是最早被研究的金属氧化物之一,因其具有氧化还原电位高、无毒、催化效率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环境治理领域(光催化、气体催化)备受瞩目。TiO2纳米材料与其块体材料相比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其催化性能值得期待。目前TiO2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水解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合成的TiO2纳米材料主要以粉末形式存在,在使用和分离过程中易发生质量损失或
学位
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令桥段路面径流中CA、Cu、Pb和Zn4种重金属进行了现场采样检测,考查了路面径流重金属出流规律,测算了重金属浓度及负荷,分析了路面径流重金属赋存状态,并探讨
橄榄石型LiFePO_4正极材料因其廉价、高比容量、无毒、环境友好、循环性能优良和卓越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在高功率或大容量电池中具有良好的高温热稳定性等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由于其极低的本征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系数,影响了其电化学性能,阻碍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商业化进程。本论文主要围绕提高LiFePO_4的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的扩散系数,以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湖泊面临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磷是大多数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控制因子。当外源输入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沉积物内源释放就成为了湖泊水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受多种环境因子影响,包括pH、温度、溶解氧、扰动等等。在我国云贵高原的亚深水型湖泊,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湖泊自然环境导致沉积物pH、温度等变化不大,溶解氧变化是影响沉积物磷释放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入了解氧
临床研究表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会引发多种副作用,因此通过血液过滤去除输注血液中的白细胞是医疗界普遍接受的观点,发达国家为此制定了严格标准。因为无纺布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