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场景依托大数据技术与移动社交媒体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媒介生活,其场景体验更加个性与多样,通过社交连接呈现出更加开放与包容的特征。本研究使用文献研究、参与观察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了共享场景的参与者特征、场景体验、承载空间等具体内容,以及共享场景给媒介理论、人际传播、社群传播和大众传播带来影响与意义。共享场景的参与者是多样共存的,其传者通过构建共享场景逻辑与规则参与到共享场景传播中来,而受传者基于媒介赋权,在传播中自发主动的分享至社交圈。在共享场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与功能出现互换与重叠,其中受传者呈现出比传播者更突出的影响力。共享场景的核心就是场景体验,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分析确定的共享场景体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立体化的呈现给参与者,打破原有媒介对人的感官的分裂,使得参与者能够快速深入地融入到共享场景中来,接受并主动分享传播。和谐的场景体验有赖于各个空间的连接。共享场景的空间,不是整个巨大的静态的空间,而是由若干个零散的个性化的空间连接形成的。共享场景的空间是稳定的、可信任的、有仪式感的,参与者通过一定空间内的一系列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行为来实现自我认知与社会归属。基于共享场景空间的强大的聚合包容性,受传者将自身的社交网络与之进行连接,在实现共享与传播的过程中,完成作为传播主体的意识的自觉选择与主动创造。场景体验更新了我们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形态的认知,互动便捷的社交媒体赋予受众自主参与传播的主动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传受关系。活跃在共享场景中的参与者,彼此之间保持着心理舒适的弱连接,由此形成的社群兼具虚拟与现实两种状态,该社群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连接中。基于此的共享场景中的传播,打破自主互动的人际传播与覆盖广泛的大众传播的清晰界限,并从中实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