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核酸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中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它不仅是基本的遗传物质,而且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在生长、遗传、繁殖、变异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其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从单分子水平对核酸和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地理解与调控这些重要的生命过程,是人们解开生命奥秘的关键所在。基于原子力显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酸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中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它不仅是基本的遗传物质,而且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在生长、遗传、繁殖、变异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其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从单分子水平对核酸和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地理解与调控这些重要的生命过程,是人们解开生命奥秘的关键所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单分子力谱技术弥补了传统表征手段只能得到生物体系平均化信息的不足,实现了对单个分子的操纵。因其皮牛顿级测力灵敏度及纳米级定位精度,成为研究单分子间、分子内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论文详细地介绍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单分子力谱仪的工作原理,包括力曲线的获得、分析,单分子拉伸的判据,工作模式,并且总结了单分子力谱技术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本论文工作主要以单分子力谱技术为表征手段,研究了DNA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AIE)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以烟草花叶病毒为模型研究了RNA与衣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本论文第二章中,构建了一种新的探针修饰方法,尝试在AFM探针尖端选择性修饰分子。首先利用自组装技术在银基底和AFM探针表面分别修饰端基为氨基和羧基的自组装单层膜。在力谱实验过程中,精确调控羧基修饰的AFM探针与氨基化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作用时间,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作用下,银表面12-氨基十二酸的氨基末端与针尖尖端羧基缩合成共价键而选择性地修饰于针尖尖端位置。双链DNA(ds DNA)力-拉伸实验的结果表明,对AFM针尖尖端位置初步实现了分子的选择性修饰,实验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以及一定的普适性。在第三章中,根据双螺旋DNA分子力学指纹谱特征变化,研究了一类新型生物探针(AIE)分子与ds 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初步探索了两类AIE分子与ds DN A之间的结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DSAI(一种二苯乙烯基蒽衍生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主要是嵌插作用,而DSABr-C6(一种二苯乙烯基蒽衍生物)由于疏水碳链的空间位阻作用很难插入DNA碱基对之间,与DNA之间主要是静电作用。TPEDPy(四苯基乙烯衍生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模式比较复杂,是靠静电作用的辅助从DNA大沟槽嵌入碱基对之间。此外,低盐溶液可以显著增强TPEDPy与ds DNA的相互作用。在第四章中,利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了含有烟草花叶病毒组装起始序列(OAS)的多聚腺苷核糖核酸(poly(A)RNA)并将其与TMV衣壳蛋白进行组装,成功构建了突变的病毒颗粒,以该突变的病毒颗粒为模型,研究了poly(A)RNA与TMV衣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RNA与蛋白外壳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基因序列依赖性。此外,我们还从单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植物源病毒抑制剂单宁酸对烟草花叶病毒中RNA与蛋白外壳解组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宁酸增大了RNA与衣壳蛋白之间的结合强度,而且随着RNA从蛋白外壳中被逐步牵拉出来,所需要克服的阻力越来越大,该研究揭示了单宁酸抗病毒的可能分子机理,即阻止了RNA与蛋白质外壳的解组装。
其他文献
废弃三元锂离子电池中有价成分回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研究电极材料有机组分热解失重特性基础上,探索负极材料有机组分丁苯橡胶对正极材料热还原的可行性,并提出废弃三元锂离子电池有价组分的回收方法。结果显示,正负电极材料有机组分的热解失重均分为三个阶段且失重原因主要为电解液挥发和粘结剂分解,但有机组分差异导致各阶段温度范围有所不同。热还原产物的XRD与XPS分析表明去除粘结剂的正极材料在丁苯橡胶加入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二元四次Box样条的多进制细分算法。在文中,我们对二进制Loop (?)田分算法进行了推广,首次得到了规则三角形网格上的M进制细分算法的掩模的显式表达式。通过构造和分析M进制细分算法的特征矩阵,得到了细分矩阵的次优势特征值是2重实特征值与细分算法的特征映射是单射的必要条件相结合的等价条件。在Reif给出的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M进制细分极限曲面C1光滑的充分条件。构造了一种四进制细分
转动非弹性散射过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化学现象,也是碰撞诱导能量及动量转移的最基本过程,它在大气、燃烧、热学,超冷分子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开壳层分子的非弹性散射过程具有许多闭壳层分子所没有的动力学现象,如自旋轨道态以及Λ-双重简并态之间的能级跃迁,无论从实验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引起了研究小组的广泛兴趣。一氧化氮分子与惰性气体原子的非弹性碰撞是此领域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和中坚力量,也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动荡相对脆弱的群体。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下,我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抗疫成果,经济社会和生产生活秩序在有序恢复中,但众多小微餐饮业由于行业淘汰、人才流失等原因,仍面临严重的复苏困境。本文以疫情常态化为背景,分析我国小微餐饮业的特点及面临复苏困境的原因,从多角度探讨“后疫情时代”小微餐饮企业发展之道。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驱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在低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应从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切入,通过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运用梯度式教学指导模式,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能力;举办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享有丰硕的阅读成果。学生在家校共建的"悦读"氛围中体验阅读乐趣,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共享"悦读"成果。
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可以产生高次谐波,高次谐波是获得便携式软X射线光源和产生阿秒脉冲的重要手段。目前理论上对高次谐波的研究是通过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实现的,但其存在较难提取物理信息等问题。本论文利用玻姆力学方案,研究高次谐波的产生机制,谐波的发射效率等问题。具体研究包括如下四个方面:首先,利用玻姆轨迹研究了原子高次谐波的产生机制。研究发现可以用足够数量玻姆轨迹相干获得与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
原子和离子能级的自然辐射寿命、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等辐射参数是等离子体物理、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等领域研究中重要的基本数据。尤其是在天体物理领域中,由自然辐射寿命和分支比联合得到的振子强度可以用来确定天体的元素丰度,而通过对元素丰度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元素的核合成机制以及天体的起源和演化规律。因此,原子和离子的自然寿命和分支比的测量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铁峰元素和第五周期元素在炽热恒星、化学特殊星(
hMOF(human MOF),又叫MYST1,是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MYST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哺乳动物细胞中hMOF作为催化亚基至少参与形成两种不同的多蛋白复合物—MSL和NSL复合物。MSL(Male Specific Lethal)复合物最初发现在雄性果蝇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在细胞中主要乙酰化组蛋白H4赖氨酸第16位点(H4K16)。由9种亚基组成的NSL(Non Spe
在原子光谱数据中,原子和离子的辐射跃迁参数(能级的自然辐射寿命、分支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等)对原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发展而言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光谱学数据。由于稀土元素在许多领域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人们一直非常重视对稀土元素原子、离子辐射跃迁参数的研究。随着激光器的发明,激光光谱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这为原子离子辐射特性参数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论文运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以及激
Schrodinger方程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方程,用来描述量子系统中关于原子,分子,亚原子等粒子的自由态,束缚态,局部化的变化情况.本论文主要讨论不同边界条件下双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维Schrodinger方程的能控性及其稳定化结果.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双线性偏微分方程控制系统的重要性,Schrodinger方程的能控性和稳定化等基本概念,双线性Sc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