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依赖性蛋白酶对猪链球菌血清型2型应激耐受和毒力的作用机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2746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导致猪和人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动物源性病原体之一。它也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其传播对公众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并对全世界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其荚膜多糖(CPS)的抗原性差异,将SS分为33个血清型(1-31、33和1/2)。其中,血清型2型菌株(SS2)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最高,致病力最强。迄今为止,已发现超过100种假定的毒力因子与SS2毒力相关,至少有37种被称为“关键”毒力因子。尽管如此,目前对SS2感染的致病机制仍然不太清楚。在蛋白质调控机制中,蛋白酶通过清除调节蛋白以及错误折叠和损坏的蛋白质来帮助细胞维持内环境平衡。研究表明,在众多不同种类的细菌中均含有四种不同类型的ATP依赖性蛋白酶,包括Clp蛋白酶(ClpAP、ClpBP、ClpXP和ClpP)、单链AAA(FtsH)、ClpYQ(也称为HsIUV)和Lon家族蛋白酶(Lon)。本文研究了ClpX、ClpP和FtsH三种ATP依赖性蛋白酶对SS2的应激耐受性与致病性的作用。1 ClpP对猪链球菌2型菌应激耐受及致病机理中作用猪链球菌可感染人和猪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ClpP是ATP依赖性的酪蛋白水解蛋白酶Clp家族中的一员,它在细菌适应多种环境应激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猪链球菌2型强毒菌株ZY05719为亲本株构建clpP基因缺失株(ΔclpP)及其互补株。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的链长、生长聚集倾向以及在酸性pH和的氧化应激(H2O2诱导)下生长特性等表型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除发现clpP缺失株适应力显著下降外,缺失株ΔclpP在42℃下的生长能力显著弱于野生株,表明ClpP具抗热应激效应。体外抗吞噬与细胞黏附试验表明ΔclpP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吞噬能力下降25%,且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下降43.5%。小鼠感染试验表明clpP基因缺失可显著减弱细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殖能力并减轻临床症状和降低死亡率,而互补株可使这些毒力表型全部恢复。此外,研究发现clpP的缺失导致tpx和apuA等基因的表达显着降低,这表明ClpP可能通过调节下游应答基因而促进细菌对各种环境应激的耐受性。综上所述,ClpP在猪链球菌2型的应激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致病力相关。2 ClpX对猪链球菌2型应激耐受和毒力作用的功能研究以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ZY05719为亲本株构建clpX基因缺失株及其互补菌株。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ΔclpX菌株的长链形成能力增强,在液体培养基中更易聚集,而在酸性pH和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下生长能力下降,并与冷应激相关。抗吞噬试验表明ΔclpX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吞噬能力显著下降。小鼠感染试验证实,ΔclpX菌株毒力显著下降,可减轻临床症状和降低死亡率。缺失株在血液、脾、肝和脑的细菌载量明显下降,互补株可恢复毒力相关表型。此外,研究发现clpX的缺失可显著降低其下游的sodA和tpx等基因的表达,这表明ClpX可以调节这些基因作为下游反应因子,以促进细菌对不同环境压力的耐受。综上所述,ClpX与SS2毒力相关,并在应激耐受中起着重要作用。3丝状温度敏感性H蛋白(FtsH)对SS2存活的作用FtsH是一种膜结合的ATP依赖性金属蛋白酶,与细菌的多种应激相关。本研究构建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ZY05719的ftsH基因缺失株和互补菌株。多种应激试验结果表明ftsH缺失株对高热、渗透压、酸和H2O2的耐受性显著下降。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吞噬能力下降57%,对HEp-2细胞的粘附率下降了 31.3%,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减弱。动物试验证实ΔftsH对斑马鱼和小鼠的毒力明显下降。结果表明FtsH与猪链球菌2型的多种应激抗性相关,并影响该菌的毒力。4 CtsR对clpP基因的调节机制应激蛋白在细菌致病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革兰阳性菌应激反应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构建了 SS2强毒株ZY05719的ctsR缺失突变株及其互补株。研究表明在BALB/C小鼠和斑马鱼感染模型中,ΔctsR的致病性均显著降低。ΔctsR中clpP的转录明显上调,表明clpP受CtsR蛋白的调控。用重组CtsR和clpP启动子进行EMSA分析表明CtsR纯化蛋白能与clpP的调控区特异性结合,证实了 CtsR可直接调控的clpP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137通过靶向TRIM24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对比卡鲁胺耐药及其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在LNCaP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建立比卡鲁胺耐药细胞模型,经MTT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分别对野生型LNCaP前列腺癌细胞系(对比卡鲁胺敏感,简称parental细胞)和比卡鲁胺耐药LNCaP前列腺癌细胞系(简称resistant细胞)进行miRNAs芯片检测分析,比较miRNAs在parental细胞和
R~2代表信息还是噪音的问题,一直是股价同步性研究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特质性信息难以度量;二是在讨论市场有效性问题时,往往忽略了投资者有限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本文利用上证e互动平台这一独特场景,通过文本向量化的方式,直接度量投资者对特质性信息的获取与理解能力,从而检验投资者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e互动平台回答内容的信息特质性越高,股价同
基于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和制造业在制造技术、产品功能及产品方面的趋同,市场竞争已进入了服务竞争的时代,未来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业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把服务视为维系顾客的关键所在,并通过服务质量管理来构建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在服务业中,旅游业是一个为顾客提供整体性、综合性的服务的行业,随着近年来旅行社出境游需求的急速飙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升级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要生活资料,所以保障我国的粮食产量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百姓幸福胜生活的重要基石。我国从2002年开始进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试点工作,在接下来正式推广执行后又完成了连续十二年产量不间断增加的壮举,各个地区的粮食产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种粮农民的务农收入由此也得到提升。但是,我国粮食生产在快速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
睾丸曲细精管中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学过程。精原细胞经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变态发育等3个不同阶段,最终形成单倍体的精子。精子发生的最终阶段是精子形成期,在这一时期圆形精子细胞逐渐转变为细长的精子,同时伴随着许多的形态学变化,主要包括:细胞器重构、顶体生成、细胞核的形成以及多余胞质的清除。自噬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生物学过程,被证明参与到精子发生过程中。然而,关于爬行动物精子发生过程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因经济建设需要征用大量的农村集体用地,由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被征地农民群体。伴随着当前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传统农村以地养老的方式被打破,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进一步加剧。而家庭养老作为农村社会最主要的的养老方式,将在土地征用后农村的养老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贵州省独山县T村作为经验考察对象,通过对T村土地征用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家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严重威胁我国马铃薯的生长。马铃薯甲虫是典型的全变态昆虫,各个虫态之间的转变受激素的调控,其中主要是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在变态过程中除了形态和外表的变化,其内部的组织和器官也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因此,明晰变态过程中激素调控网络及其关键节点因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昆虫Taiman与Me
Rapid-cycling Brassica rapa(RCBr)是一类株型矮小、连续光照条件下生命周期约为40天的白菜类植物,被大量用于生物学教学,但关于其遗传转化的成功案例仍未见报道。由于蘸花法被广泛用于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真空渗透法可用于进行‘四九菜心’的遗传转化,本研究对三种不同生长时期的RCBr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透或蘸花处理,结果均获得了 GFP阳性植株,总计转化率为0.1%(1株
大型层状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是壳幔大规模镁铁质岩浆作用的产物,可能赋存超大型Ni-Cu-PGE岩浆矿床。塔里木克拉通东北缘的北山大型镁铁-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群赋存有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漩涡岭超镁铁质杂岩体具有环状岩相分布特征和铜镍矿化作用,岩浆过程中确认的混染地壳物质的类型与机制、以及地幔柱的存在与否需要稀有气体和碳同位素示踪体系的直接证据。本文对漩涡岭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的橄榄石、辉石和长石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能够在多种农作物上引起维管束病害的土传病原真菌。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在生产过程中防控困难,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拮抗微生物的生物防控被认为是植物枯萎病潜在的有效防控途径。但生防菌在土壤中存活及定殖问题影响了生防微生物的效果,新型生防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受到关注。粘细菌是一类有着复杂生命周期和多细胞行为的革兰氏阴性捕食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