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亲身经历了被压迫阶层所遭受的穷困和被压迫的苦痛,非常深刻地认识到压迫对人的异化,对人性化的扭曲,对人性完美历程的阻碍和抑制。针对压迫阶级培养受压迫者适应现状意识的驯化教育,弗莱雷提出其著名的解放教育思想。其思想的提出,不仅为世界范围内处于从属地位的受压迫阶层提供了思想启迪,也为我们今天批判和反思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理论工具。 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宗旨在于通过解放教育学培养人对现实的批判意识以及批判性介入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和能力,以求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双方人性化的最终实现。解放教育思想主题为:(1)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处于辨证关系之中,压迫者物化了包括被压迫者在内的一切,阻碍了被压迫者人性的完美,从而使双方非人性化。(2)压迫者为维持统治现状,对受压迫者实行驯化教育。为消除非人性化处境,解放教育的追求实为必要。这种教育只能由觉醒后具有批判性意识的受压迫者来领导。(3)解放教育的实现可以通过对话来进行,对话关系的建立需要言语权利的认同、爱、谦虚、信任、希望作保证。对话是一种水平关系的教育模式,它是自由实践的解放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4)扫盲运动是解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通过学会命名世界来认知自己的境遇,以此为媒介走向解放。命名世界其实自身就是一种解放。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丰富的时代意义。主体性教育、对话教学、民主教育的追求等都可以在其解放教育思想中找到理论的基底和实践的启迪。 但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培养人的批判意识,从而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这种试图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改革的思想带有太多的幻想成分,缺少实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