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攀升,间接融资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出现的金融脱媒现象,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第一章首先全面概述金融脱媒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其次介绍金融脱媒理论的发展及其在金融发展中的地位。本文第二章剖析了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提出了我国金融脱媒产出的原因并总结了我国金融脱媒的特征,最后分析了我国金融脱媒的影响,从而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第三章首先介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涵义及我国选择;其次分析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测性的影响;再次分析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控性的影响;最后实证检验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的影响,采用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法验证了银行信贷总量与货币供给之间相关性的弱化,而股票市场融资额与货币供给之间相关性的强化,从而论证了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脱媒趋势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与相关性均受影响;其政策建议是: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的克服不应该是简单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而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的程度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内涵,充分考虑金融脱媒的影响,创造一种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中间目标功能的货币控制机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