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日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共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度设计保障。为确保教育信息化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回望历史,考察我国过去二十多年来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变化历程,对于我们反思经验,审度现实,把握我国在全球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政策导向设计,切实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1989~2016年之间我国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TFIDF算法和聚类分析法等相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两方面探究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历史的变迁轨迹,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阶段、演进特征、影响因素和关注度上升、持续、下降的主题,分析了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揭示了对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的相关启示。文章基本结构如下:首先,围绕研究主题,聚合教育信息化政策文献,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目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研究现状。其二,运用文本属性计量分析法对教育信息化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分析其政策形式、政策历年发布数量、政策年发布时间规律和制定主体,从而确定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并揭示每一阶段发展的背景和内容。其三,运用ROST CM软件对政策文本内容分词并提取关键词;运用TFIDF算法确定重要词语;使用BICOMB软件提取高频关键词及构建共现矩阵;使用SPSS软件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行聚类,对政策内容进行量化处理;再使用话语分析法对政策内容量化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过程中的内外部特征、影响因素和关注度上升的主题、持续关注的主题和关注度不高的主题。其四,概括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从制定主体、理论研究、政策目标倾斜等方面对我国未来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提出了若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