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建安时期文人乐府诗为研究对象,以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为切入点,细致深入地考察了此期文人乐府诗的发展与演化。建安文人乐府紧承汉乐府而来,在发展初期与音乐仍保持同步的关系,很多乐府诗都是合乐演唱的,音乐在其中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称之为乐府诗的音乐性征。与此同时,建安文人乐府诗又呈现出脱离音乐性征向徒诗演化的趋势,并通过不断提升诗歌本身的语言和情感内质使乐府诗在渐离音乐的过程中完善了自身的表达功能。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建安文人乐府诗的音乐性征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乐府诗是合乐演奏的,这些乐府诗的文辞依然保留着合乐演奏的痕迹。第二,建安文人乐府诗开始呈现脱离音乐性征而向徒诗演化的新趋向,表现之一是存在大量不入乐乐府诗,表现之二是乐府诗歌标题开始发生变化。第三,脱离音乐性征的建安文人乐府诗大力追求文字自身音乐美,表现在讲求诗歌声韵美、探寻节奏美、渐重声色美三个方面。第四,建安文人不断提升着乐府诗歌的情感内质,使文字的表达功能得到强化。建安文人对诗歌文字自身音乐美的追求和对情感内质的提升,不仅使乐府诗开始从音乐系统转入纯诗系统,而且完善了乐府诗自身表情达意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