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风'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探讨了"聊斋风"的发展演化,它们对《聊斋志异》的学习借鉴,其兴起及衰亡的原因等问题,并通过与纪派文言短篇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的比较,深入分析了"聊斋风"作品的艺术特色,即以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浪漫主义激情描绘寄情异事,以传统儒生的视角观察反思社会现象,将对理想的追求融于对现实的认同之中,以道德说教弥合人生苦难与社会不同之间的裂缝.在新旧交替,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聊斋风"作家们用充满灵异色彩的艺术形象创造出了一个融汇人间百态的文学世界.作者希望将"聊斋风"系列小说从《聊斋志异》这部伟大作品的阴影下解放出来,帮助人们对清代中后期这一大批执着于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传统,富于现实性的浪漫主义作家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作者试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展示社会心理及文化传统对作家的潜在影响,以求对当前文学史学的研究发展有所资鉴.
其他文献
任何理论都是随实践发展的。当实践的结果突破了旧的理论的樊篱时,理论的更新便是不可避免的了。在文艺学基础理论中现实主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它又是受着文艺创新实践冲击最
本文将研究目光驻留在40年代的解放区土改题材小说之上,以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主要范本,并辅以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赵树理的《邪不压正》,挖掘它们与民间故事及之前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不但在全宋笔记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笔记中也具有重大影响力。《涑水记闻》作为司马光史学著作之一种,文史兼备,包含丰富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对《
张际亮是清嘉道间的重要诗人,其一生持科举致仕进而救国思想,但是命运却将其抛入到了坎坷、流浪乃至于凄苦的生活之中。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内中既闪烁着承继中国儒
威·史密斯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神经贯穿世世代代,将他们联结成为一个共同的、持久的和进步的实体。”而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它既能
期刊
安远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地区,境内有3种口音.龙布是安远县北部的一个镇.龙布话属客家话,是赣南客家话中的本地话.该文讨论这些内容:安远龙布话的名词词缀、体标记及动词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