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阿可拉定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淫羊藿素中提取的小分子免疫调节药物,可作用于IL-6/JAK2/STAT3等多条肿瘤增殖信号通路,下调PD-L1的表达,调节机体免疫,抑制肿瘤生长,在多种肿瘤的细胞或动物试验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拟通过阿可拉定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多种晚期肿瘤,探索阿可拉定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XX就诊的有明确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无法手术的晚期肝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评价阿可拉定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同时通过监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趋势,评估其与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45例符合条件患者,其中肝癌17例,乳腺癌14例,非小细胞肺癌14例,截止末次随访,肝癌组17例患者中15例出现疾病进展,mPFS为3.0个月,非小细胞肺癌组14例患者均出现疾病进展,mPFS为5.0个月,乳腺癌组14例患者中4例出现疾病进展,mPFS尚未达到。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类型与常规方案所报道的类似,Ⅲ级以上的不良反应较少,且没有发现与阿可拉定明确有关的不良反应,安全耐受性好。由于在非小细胞肺癌组中观察到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回顾性的收集同时期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生存及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基线特征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mPFS为5个月,对照组的mPFS为4个月,经log-rank分析,观察组的PFS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通过监测筛选期、第1周期后、首次评价时3个时间点的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发现:1)除Eotaxin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1)外,其他11种细胞因在三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肝癌组中的IL-2、PDGF及非小细胞肺癌组中的IL-9浓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治疗方式分组,免疫治疗组中,IL-2的浓度在第1周期后、首次评价时均为PD>PR+SD,IL-9的浓度在首次评价时PR+SD>PD,IP-10的浓度在第1周期后、PDGF的浓度在首次评价时PD>PR+SD。靶向治疗组中,FGF、TNF-α的浓度在筛选期时PR+SD>PD。化疗组中,IL-6的浓度在第1周期后PR+SD>PD,PDGF的浓度在首次评价时PD>PR+SD。以上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可拉定联合常规方案治疗恶性晚期实体肿瘤具有一定的潜在疗效,且安全耐受性好,同时阿可拉定联合常规方案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