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具有复杂的经济属性,如何在刺激创新和既有知识普及两者之间实现动态平衡,选择最佳的知识产权政策至关重要。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对知识产权强烈的地域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全球范围内整体性的知识产权政策越来越普及。全球知识产权所有权及其商业开发仍然控制在发达国家和一定数量的新兴经济体手中。然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尤其是假冒和盗版现象的日益猖獗,造成了以知识产权为立国兴邦基础的创新型国家付出惨重的代价:削弱创新,破坏就业,损害消费者利益,进而导致经济增长滞后。如果说国际知识保护制度在立法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知识产权执法尤其是国际知识产权协调执法方面无疑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正是以欧盟、日本和美国为代表的的知识产权强国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现状,在知识产权多边执行机制的动机下,寻求建立其他国家,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国家,能够鼓励并坚持的最佳国际实践标准。ACTA是典型意义上的诸边协议,代表的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同国际贸易结合的复边体制,内容主要涵盖民事执法、刑事执法、边境措施和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执法等领域,而数字执法更是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基础之上新增加的内容。ACTA在民事执法、刑事执法和边境措施等传统领域都有超越性尝试,在TRIPS-plus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且不论ACTA在提升知识产权执法标准方面是否符合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ACTA对公民基本权利,诸如言论信息自由、个人隐私和数据受保护权、公平审判权和公共健康权,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些正是作者特别关注也是本文将要着重解读并予以回答的核心领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