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2>O<,3>浆料的流变性及其壳聚糖凝胶注模体系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daotianxi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Al<,2>O<,3>浓悬浮体的稳定分散机制及其流变性,同时也对壳聚糖凝胶注模体系进行了探讨.在偏碱性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对自制分散剂PAANH<,4>和PAM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依据浓度及pH对料浆的稳定悬浮的影响实验,找出其使用的最优条件.证明了分散剂PAANH<,4>和PAM在碱性介质pH9.5、浓度0.2~0.3wt.%时,通过静电—位阻稳定机制,可以配制出低粘度、稳定分散、固相体积分数为55~65vol.%的Al<,2>O<,3>料浆,实验证明PAM比PAANH<,4>的分散效果好.在酸性介质中,通过加入硝酸铝,以六亚甲基四胺(HMTA)作为反应剂,使Al<,2>O<,3>粉体表面的Al<3+>均一水解,形成低聚类的多环阳离子,大大增强H<+>吸附能力,提高粉末的表面活性,从而提高高固含量Al<,2>O<,3>料浆的分散能力.在酸性介质pH4~4.5,剪切速率9.3s<-1>的条件下,可以使固相体积分数≈60vol.%的Al<,2>O<,3>料浆稳定分散,且表现出最低粘度(≤1Pa.s),满足注模成型的条件.此外,课题还尝试采用新型的凝胶注模体系,即以生物大分子壳聚糖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在醋酸溶剂下进行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铝陶瓷.探讨了醋酸、壳聚糖、戊二醛含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凝胶化反应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拟定最优凝胶体系的配方,在室温下,含有固相体积分数为60vol.%的Al<,2>O<,3>浓悬浮体添加1%(w/v)壳聚糖-0.8%(v/v)醋酸-2.5%(v/v)戊二醛体系,凝胶化时间为25min.借助红外光谱(FTIR)分析显示稀醋酸中壳聚糖和戊二醛是通过亚胺键相互有效交联在一起,形成聚合物结构的,氧化铝粉末的添加仅增加了溶液的粘度,而没有破坏凝胶体的结构.借助压汞仪、扫描电镜及三轴剪力仪分别对Al<,2>O<,3>成型坯体的气孔分布、微观形貌及强度等结构物理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凝胶体系可以注模成型气孔呈现单峰、窄分布的均均结构,且坯体结构强度高,可进行机加工,成型出复杂形状的Al<,2>O<,3>陶瓷部件.
其他文献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材料及与之相关的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各国政府的焦点所在。本课题针对目前国内环境材料的发展情况
该研究将CAD、CAE和模具快速制造(RTM)技术应用到铝合金金属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中,以实现金属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科学化、快速化.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摆脱传统的手工绘图
该文将橡胶、胶粉与作为公共网络的预聚体混合,通过硫化成功制备了顺丁橡胶/公共网络/胶粉共轭三组分IPN和丁苯橡胶/公共网络/胶粉共轭三组分IPN,并在选择不同的公共网络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