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大豆品种黑农48为供试材料,于200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中心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种土壤含水量水平: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的80%—85%)、轻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65%—70%)和中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50%—55%),通过对大豆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采用生化测定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对大豆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以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株高降低,三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大豆幼苗的根冠比增大,三个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大豆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三个处理相比差异显著。2.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上升趋势,均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干旱胁迫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在轻度胁迫下和中度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第3、5、7天差异极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在中度胁迫与其它两个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轻度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与其它两个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后期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3.随着干旱胁迫的程度的加深,大豆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干旱胁迫使大豆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了,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以及胁迫程度的加深,过氧化物酶活性又开始下降;同时干旱胁迫也使大豆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在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下,与对照相比,第3、9、11天差异极显著。大豆幼苗叶片SOD活性,轻度、中度胁迫与对照相比,各天数下均呈极显著差异。大豆幼苗的POD活性中度胁迫条件与其它两个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叶片CAT活性,三个处理相比,在各天数下均呈极显著差异。4.显微结构的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显微结构呈现出胁迫初期栅栏组织细胞变短,细胞排列有序,后期细胞失水、变形,排列紊乱的现象;干旱胁迫对根的影响是随胁迫程度的加深,根的横切面整体形态及中柱细胞都发生细胞变小,收缩,变形的现象,皮层薄壁细胞萎缩、干瘪。干旱胁迫处理下茎的变化不明显。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是叶>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