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载体的组成及孔结构调节对锰(铈)催化剂的低温NH3-SCR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l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一次污染物,是造成酸雨、雾霾等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严重的危害。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3-SCR)是目前效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脱硝技术。应用最为普遍的NH3-SCR催化剂是V-Ti系多掺杂催化剂,此类催化剂操作温度高、工作温度窗口窄、高温时易生成N2O造成N2选择性下降,且废弃含矾催化剂属于危废物,难以进行无害化处理再利用。锰氧化物(MnOx)价态多变,不同价态之间的转移可以提高其氧化还原性能,使其具有较好的低温NH3-SCR活性,且廉价环保,因此其作为钒基催化剂的替代受到广泛关注。炭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常被用做催化剂的载体,且催化剂失效后,金属活性组分可方便的从碳材料载体中回收。但是,传统炭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差,使金属活性组分在浸渍过程中很难完全进入材料内部,导致活性组分很难达到很好的分散,从而使碳载锰铈催化剂的低温NH3-SCR活性不高。此外,SO2毒化所生成的硫酸铵盐易于在微孔中发生阻聚,使催化剂抗硫性能不佳。本文分别以C-TiO2复合介孔材料、大孔碳(MC)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Mn(Ce),深入研究了载体的组成及孔结构调节对锰铈催化剂低温NH3-SCR活性和抗硫抗水性的影响机制。Ⅰ.以KMnO4为锰前驱体,使用超声法制备Mn(x)/C-TiO2复合载体型SCR催化剂。探究等体积浸渍法、过量浸渍法和超声负载法以及KMnO4溶液浓度对Mn(x)/C-TiO2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对比C-TiO2复合介孔载体与纯钛介孔、纯碳介孔载体的脱硝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当采用超声法,KMn O4溶液浓度为5m M时所制得的催化剂Mn(5)/C-TiO2脱硝效率最高,在240℃、空速为14400h-1时可达到84%。C-TiO2复合载体中TiO2的引入赋予了其良好的亲水性,使Mn组分更容易进入孔内,且碳钛杂化结构能更好的分散Mn组分,此外,较高的Mn4+含量和Lewis酸性位点使Mn(5)/C-TiO2催化剂具有了良好的NH3-SCR活性。Ⅱ.以Mn(NO32·4H2O和Ce(NO33·6H2O为锰铈前驱体,使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x)Mn/MC催化剂。研究了MnCe摩尔比、纯碳载体孔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其抗水、抗硫性做了模拟测试。研究发现以MnCe摩尔比1:2制备的Ce(2)Mn/MC催化剂,在160℃、空速为1940h-1时可达到90%的脱硝效率。此外通过对比实验得出Ce(2)Mn/MC具有较好的抗水性、抗硫性,具体地在240℃时,当SO2和H2O蒸气分别单独通入180 min后,Ce(2)Mn/MC的NO转化率分别降至82.07%和72.40%,当切断SO2和H2O蒸气后,NO转化率可恢复至97.39%和89.83%;同时通入SO2和H2O蒸气140 min时,Ce(2)Mn/MC的NO转化率降至0%,但切断SO2和H2O蒸气后,NO转化率可恢复至62.53%。Ce(2)Mn/MC中较高含量的Mn3+、较多的化学吸附氧(Oα)和丰富的Lewis酸性位点促进了其NH3-SCR活性。
其他文献
从业禁止制度是我国近年刑事立法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旨在通过该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罚体系,实现刑罚的轻缓化,并加强对犯罪的人特殊预防。该制度设立之后,围绕制度的研究成
在ZrCo,LaNi5,LaNi4.7Al0.3和Pd等常用金属的氢化物上,进行了气-固间氕氘的一维相互排代实验,结果表明:排代效果与温度、气相流速、固相比表面积及分离因子等因素有关;室温下
首先分析了现在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粗放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思想,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简单的对策。
反对人工类成为实在类的形而上学论证认为,不存在一种将所有的人工物划属为一个类的清晰原则,因为人工物在持续变化中无法保持自身同一性,所以人工物不能被看作实在客体,人工
激光束在自由空间光通信、测距、遥感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课题,由于受到湍流的影响,导致光束质量严重下降,探究湍流等参数对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质量的影响是件有意义的工作;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基于Kolmogorov谱的湍流理论模型虽然已经被广泛采用,然而目前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大气湍流中含有各向异性统计特征的区域,Kolmogorov谱湍流模型较难准确的描述实际大气湍流的统计规律;学者们研
治疗室是护士配药的场所,可治疗室墙面上各色药液喷洒的情景大家一定不陌生,如此不仅破坏了治疗室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造成药液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治疗的效果.
对我院1999年~2002年以来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揭示规律现象和危险因素,并提出有关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