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IPOs 长期异常收益率问题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通常又称为IPOs长期表现问题,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探讨IPOs 组合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相对于某一基准的强弱。目前各种研究文献表明,IPOs 的长期表现在各国股票市场上有所不同,大多数成熟市场表现为长期弱势,而部分新兴市场则表现为长期强势,因而对长期异常收益率的研究成了最近几年来IPOs 领域中最有争议也是探讨最多的一部分。争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学术界对长期异常收益率度量方法的不统一,以及进而造成的实证结果的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另一方面在于对长期异常收益率原因的解释众说纷纭。本文旨在对现有的长期异常收益率度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一种严谨合理且适用性强的度量方法,进而采用此方法对我国的IPOs 进行实证分析。另外,本文还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同时对我国IPOs 长期强势的原因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本文对于长期异常收益率度量方法的研究和金融市场里的一些“异象”的解释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国内外对IPOs 长期表现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长期异常收益率的度量方法的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了两种现有的度量方法——事件时间研究法和日历时间研究法,介绍了这两种方法下不同的度量模型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步骤。重点分析了事件时间研究法下的CAR、BHAR和TBHAR 三个模型的适用性及各自的缺陷,然后用随机模拟抽样方法检验三个模型的度量效果,得出TBHAR 模型优于前两个模型的结论。这是本文的创新之一。第三部分为实证部分。用上述两种度量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IPOs 三年的表现进行实证,得出了我国新股至少存在三年强势的结论,并对实证结果加以分析说明。该部分为本论文的重点部分之一,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不同的度量方法、度量模型和比较基准等因素对实证结果影响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是对长期表现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原因的解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我国证券市场IPOs 长期异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对产生长期强势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第五部分为结论及政策建议部分。总结了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并讨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有关研究领域未来的扩展方向,并基于以上讨论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