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成光子芯片的光栅耦合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集成度不断地提高,性能不断增强,然而受限于其物理性质的限制,集成电路的速率、延迟和功耗等逐渐成为了无法忽视的问题。而硅基集成光子芯片与集成电路相比在这些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各种高性能的硅基器件被成功实现。然而要想真正的实现集成光子芯片的实际应用,除了需要高性能的器件之外,还需要高性能的耦合器用于实现芯片与光纤之间的耦合。光栅耦合器由于其制作简单、对准容差大、布局方便,已经成为了一种较理想的耦合方案。本文针对光纤与集成光子芯片之间的光栅耦合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层光栅耦合器结构,对于促进光纤与集成光子芯片间的高效耦合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布拉格衍射条件,对光栅耦合器耦合原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了光栅耦合器的耦合条件和耦合类型,对光纤与硅波导中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耦合效率的计算公式。(2)建立了单层光栅耦合器的模型,分析了单层光栅耦合器各结构参数对耦合效率的影响,通过对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出了一种耦合角度为12.5°的单层光栅耦合器结构,并对工艺误差可能对耦合效率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3)针对单层光栅耦合器的耦合损耗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发现损耗主要来自光栅的反射和向下衍射损耗。建立了双层光栅耦合器的理论模型,通过干涉减弱法降低了光栅耦合器的耦合损耗。通过优化结构参数,设计出了一种耦合角度为9°的近垂直耦合双层光栅耦合器,1550nm波长处的耦合效率为81%,3d B带宽为90nm。针对提出的近垂直耦合双层光栅耦合器,给出了一种可行的制作工艺流程,并对工艺容差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精密复杂结构构件的一体化成形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其中,以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隔热层为代表,作为连接外层陶瓷防热层和内层铝合金骨架蒙皮的核心构件,梯度材料点阵隔热层的一体化成形不仅有利于高超飞行器的减重,还有利于消除异质材料造成的界面突变,减少应力失配造成的安全隐患。因此,利用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一体化制造由
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良好的成形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作为一种优良的轻量化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但是,由于铝合金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其焊缝容易产生焊接气孔缺陷。激光搅拌焊接作为一种新型的激光焊接技术,通过光束的搅拌作用,增加了匙孔稳定性,促进了熔池流动,有助于提升焊缝成形质量,抑制焊接气孔缺陷,为铝合金薄板搭接焊接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近年来,环境现状愈发严峻,减少制造业带来的
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Hybrid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HFSP)在现在的工业系统中是很重要的,合理的规划调度订单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和顾客满意度。一般处理HFSP的方法主要包含精确算法和基于启发式的方法。精确算法很少被用到,由于极度昂贵的计算代价,在规模大的实际问题上更是求解速度很慢。启发式算法主要是根据问题的特性和专家知识经验来手动设计一些规则,搜索框架往往
热流密度是影响航空航天飞行器中耐久性部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薄膜热流计由于具有体积小、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热流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薄膜热流计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磁控溅射、光刻、蒸镀等薄膜技术,需要掩模板、工艺复杂、设备成本高,特别是难以在大尺寸或曲面零件表面进行制备,制约了热流测量的发展。因此,本文首次提出将微笔直写-激光微熔覆技术应用于嵌入式热流计的制备,为无掩模、高效率制
氮化铝陶瓷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电绝缘性且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与硅匹配,是电子封装材料和面向半导体加工制造设备的陶瓷加热器材料的理想选择。凝胶注模技术具有无氧阻聚、坯体强度高、适于制备复杂形状部件的优点。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亲核加成的非水基凝胶注模成型技术以制备异形氮化铝陶瓷,较系统地研究浆料组成和制备工艺对AlN浆料流变特性和坯体强度的影响,实现了复杂形状AlN陶瓷的制备。对PECVD用一体化AlN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在电力系统源-网-荷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大规模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以及交流变频传动等领域。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的输出特性明显区别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等电磁变换设备的输出特性,必将给含大规模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继电保护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服务于设备的合理设计及选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及安装,需要进行网络故
第一部分尿中单种金属或尼古丁代谢物浓度与肥胖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目的:评估社区老年人群尿中单种金属或尼古丁代谢物的浓度与肥胖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深圳市老年相关疾病队列的9411名基线人群。所有对象均完成了健康问卷调查和体检,当剔除尿金属、尿尼古丁及尼古丁代谢物、教育程度、锻炼、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糖尿病、高血压、体质指数的信息缺失者后,有7049人纳入以体质指数(body mass i
癌症恶病质(cancer cachexia)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消耗性疾病,其主要表现在于显著的体重减轻、肌肉和脂肪萎缩及系统性炎症。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骨骼肌的消耗和其质量的下降。在癌症发生、发展的过程中,micro RNA充当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挥作用,同时,有实验证实micro RNA在肌肉生长和萎缩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rcinom
脲酶(EC 3.5.1.5)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含镍金属酶,可以催化尿素最终水解生成铵和碳酸盐,目前生物矿化领域应用最多的产脲酶菌主要是巴氏芽孢八叠球菌。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关于野生八叠球菌分子改造的报道少见。通过亚硝基胍化学诱变选育八叠球菌脲酶高产菌株的工作具有随机性且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选择合适的脲酶基因簇和表达系统,结合蛋白质工程手段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实现脲酶的高效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
随着5G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以GPU为代表的计算设备算力的不断提升,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基于单视角图像的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算法遇到了性能提升的瓶颈,大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也难以解决复杂环境下目标的剧烈形变和抗遮挡问题,有必要引入异视角信息增强算法性能和鲁棒性;另一方面,传统云计算模式出现了通信带宽瓶颈和安全性等弊端。研究基于智能边缘计算的多机协同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方法,可以很好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