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但汉语中的动词重叠就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相应的语法意义。动词重叠主要是表达汉语中“量”范畴的一种语法手段。AA、A了A、A一A和A了一A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AAB、A了AB、A一AB、A了一AB和ABAB、AB了AB、AABB是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除单音节动词以外,双音节复合动词和动词重叠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有一系列相应的重叠形式,并且涉及到复合动词的结构与动词重叠的关系等现象。复合词的七种结构类型实际上是在词的构造形式上反映出的与句法结构一致的组织结构关系。从语素和音节数目上看,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性强于双音节动词。一些派生式的双音节复合词可以有AABB的重叠式,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派生动词不能重叠。在重叠式主要为ABAB的双音节合成动词里,联合式占优势。述宾动词本身的数量很大,能产性也很强。汉语述宾结构的语义容量较大,并且谓词性语素也能与多种语素构成述宾关系。述宾式复合词是复合动词中的强势结构,在复合式动词中颇具代表性。大部分述宾动词不以ABAB或AABB的形式重叠,而以AAB、A一AB、A了AB、A了一AB这四种形式重叠,它们比较普遍的是以AAB的形式重叠。大多数述宾动词都是离合词,述宾式动词也是离合词中数量最多、最主要的一种类型。有一些复合动词并不是离合词,还有一些AAB重叠形式的基式并不是述宾结构,但人们在使用时,也常常把它们按离合词一样对待。偏正结构的内部有修饰和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本身具有一定的状态性,它们的意义重点往往落在前一“偏”的成分上,这类动词有很多特征是和动词重叠相冲突的。多数动补结构动词包含着一定的结果意义,带有结束的意味,大部分述补动词不能重叠。兼语式和连动式属于比较复杂的类型,它们的动词重叠形式比较少。主谓结构的动词本身数量少,结构又比较松散,这类动词的重叠形式的数量非常少。在不同结构的动词中,重叠能力的强弱,重叠的形式、数量和基式与重叠式的对应,以及影响和制约复合动词重叠的原因等,都存在着诸多不匀衡的现象。本文重点对述宾结构动词重叠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涉及到了述宾动词的基式、重叠方式、重叠形式、与单音节动词的关系、与离合词的关系等。在理论分析时我们引进了一些认知语言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