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法律化是中国古代社会法制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趋势,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中国传统法律起源之时。作为法的渊源之一的“礼”,对古人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是中国古代社会行为规范体系的核心,为整个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确定了“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的行为标准。“礼”兼具伦理道德的内容和法律的外在形式特征,为道德法律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道德法律化的第一历史阶段为礼治盛行的夏、商、西周三代,礼和法的理论逐步丰富和完善,礼与法呈现出最初的融合趋向。周公制礼,巧妙地将温和的道德与威严的刑罚结合起来,产生了最初的以礼为本、刑罚为用的思想,后世的德主刑辅理论由此而萌芽,道德法律化的理论和实践始自这一时期。春秋战国至秦为道德法律化的第二历史阶段,这一阶段奠定了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依据和社会根基。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璀璨的历史一幕——百家争鸣应运而生,出现了儒家与法家的大争论。儒家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道德核心作用,指出在司法中,即使有良法,还须有良人和美德;而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主张“不务德而务法”。秦相商鞅在变法时提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强调重法和崇法,在一定程度上轻视道德。但儒、法两家的争论很快就被儒、法的合流趋势所代替。尽管法家理论在秦王朝得以全面实施,暂时放慢了道德法律化的进程,但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体系却在实践中继续发展和充实,铸就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后世道德法律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力。尤其是儒家学派“非礼无法”、“隆礼重法”等主张,强调不合乎礼(道德原则)的法律根本就不能成为法,极力要求立法须合乎儒家道德,法律成为维护儒家道德的工具,这些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立法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引领道德法律化发展与演进的基础理论。第三个历史阶段是道德法律化全面发展的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自汉武帝时,由于大一统集权政治体制建设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面上推行“扬儒抑法”,实际上却是“外儒内法”,使得礼与法从理论到实践实质性地走向合流。尤其是“引经注律”和“春秋决狱”,使儒家道德理念和礼制传统开始顺利而全面地渗入法律,向制度化与法律化迈进。三国以后,儒士控制了立法权,他们在立法活动中进一步推动了道德法律化的进程。第四个历史阶段是唐代以后,这一时期道德法律化进入了成熟演进的完备时期。唐初的律学家在《唐律》制定中坚持“一准乎礼”的原则,以道德指引立法,引礼入律,封建道德和法律达到了较好的统一,最终实现了礼与法的融合,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被进一步法典化、制度化。以礼入法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普遍的法律现象,道德精神和宗旨渗透于法律的方方面面,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和谐、推行教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长久的作用。中国古代通过立法实现道德法律化之后,道德精神在司法领域中亦得以充分贯彻,形成了恤刑省罚、执法原情、鞫谳分司、录囚会审、复核、复奏、秋冬行刑、调解教化等法律原则和制度。道德法律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特征,既是传统法律思想的结晶,也是法律与社会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法律之所长和传统法律思想的睿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我国当前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道德的适度法律化,不仅有利于推进法治文明建设,也利于道德文明的发展。今天,我们要建立良性的社会秩序,达到总体和谐的社会效果,则更加需要深入研究道德与法律并举、自律与他律并重的社会规范机制,探讨在一定的限度和严格的法律原则之下,实现合法而科学的道德法律化。
其他文献
傣族学生的汉语教育隶属于语文教育,是傣族学生在接受母语教育之后的第二语言教育,它一般仅限于少数民族地区,执教和受教人数相对较少,在过去的汉语教学中,基本上沿用汉语母
企业在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项目管理制度执行力的问题。它与企业制度执行力不同,项目管理尤其是IT项目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对于中小软件企业的项目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眼科门诊就诊者中干眼的分布状况、临床特点及临床检测,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08年8月-10月及2009年7月-9月至齐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能够给企业员工一定的精神鼓舞,
隐喻作为修辞格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有人研究。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等著作中就对隐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对于之后两千多年的修辞学界的隐喻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
刘雪庵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一生为中国的音乐创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他的艺术歌曲还是抗战歌曲都广为流传,被人们称颂。刘雪庵一生创作了许多音乐作
随着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学校园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严重的影响,而且给学校也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中学生校园人
资源型企业如何通过产业转型实现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快速的产业变化、
建筑节能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墙体的改革与外墙节能技术的发展又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研究外墙的保温技术,提高新建和既有建筑墙体的保
现代媒介的产业结构不断向集团化、集约化、资本化和多样融合化方向发展,为了应对这一变化,现代媒介产品、媒介服务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