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是从西方教育文献中传入我国的课程术语,它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顺应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趋向,作为课程管理制度被引入我国。课程管理也从简单的国家课程管理模式转变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三级课程管理,其目的是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理念在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校的独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将课程活动与学校具体情境相结合,使之符合课程教学实际。校本课程开发始终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是教育改革与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是课程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适当补充。课程是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使人获取文化认知的最佳途径。校本课程是社会历史文化在学校课程领域变更的体现,是一种文化的开发,因此需要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土壤中去探索它真正的内涵。武当武术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亦更是一门哲学,从文化哲学视域下对武当武术文化进行构建,用文化哲学的方法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哲学理念、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创新。从哲学、文化学的视角揭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内涵,是对人、文化、课程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从而开拓一个全新的文化思维空间。武当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与发展武当武术及其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受教育者获得文化意识与价值、如何使传统的民族文化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等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文化开发的基点,为学校文化建设奠定深厚的基础,探索构建基于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文章从六个部分加以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阐述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特色以及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阐述了文化与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的内涵及特征,而后进一步分析了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以校本课程概念与武当武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理念为基础,提出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内容在顺应时代发展与关注学生实际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开拓武当武术课程资源新理念,是以文化发展、环境资源、学生需求等为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从文化哲学视域下对武当武术文化进行解读,同时阐述了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内涵。首先,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探讨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哲学的特征决定了其研究的内容,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文化哲学研究的内容亦有所不同。因此,对武当武术文化的哲学之思,从文化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出发:在时代定位上,应立足自己独有的时代路径,随时代的推移而持久地传承下去;在空间定位上,应充分体现出本质的传统文化,展现民族性。其次,课程本质是课程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运用文化哲学的方法思考武当武术课程的文化特性,就是讲武当武术课程作为文化存在,从文化哲学角度分析课程本质问题。第四部分探讨了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根源,在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为武当武术课程目标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雕刻出文化创新的痕迹,实现学校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实现学校文化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五部分从哲学的角度探索武当武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当代价值。从武当武术满足人所需求的价值层面——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层面出发,探讨武当武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体现出来的技击价值、健身养生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思想道德价值、教育价值以及武当武术作为文化的价值。第六部分明确了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建立组织、了解学校的情境、对武当武术校本课程目标进行分层设计、确立武当武术校本课程方案、选择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试验、课程评价等部分组成的体系。针对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构建适宜的理论基础,为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