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北京周边20个自然保护区在数量和级别布局、景观布局、生态布局、边缘布局这四个方面布局的状况,以科学的生态观和经济观对北京周边自然保护区的现有布局的合理性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2008年之前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新建、扩建和合并的方案。 在数量布局方面,包括北京周边各个不同级别的保护区的数目、位置分配布局和发展趋势研究,探讨北京市周边自然保护区数目和面积在99年和2000年突然增长的主要原因,以及今后北京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方向;在景观布局方面,主要根据不同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和功能的不同,计算延庆县各个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优势度指数,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航片,划分出不同的景观功能区间,以及各个功能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态布局方面,综合考察北京周边自然状况,提取多项因子,建立评价模型,计算出各项因子权重,从而对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趋势分析,为本文提出北京市周边自然保护区新建、扩建与合并的方案提供依据;在边缘布局方面,利用边缘效应理论和研究方法,创新提出“边缘类型样块分析法”,提取多个样方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计算p/a比和自然保护区边缘的形状系数(SL),划出自然保护区边缘效应趋势变化图,考察北京周边自然保护区的边缘效应,以及对城市的生态边缘功能。 通过对北京周边自然保护区的布局研究,为将来北京周边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布局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