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两个显性对生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构建玉米对生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及其分析群体,利用 SSR 方法在近等基因系混合池间进行 SSR 标记多态性筛选,对稳定的多态性 SSR 标记在 F2群体中进行连锁分析,初步定位玉米的两个显性对生基因,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对生基因连锁的 SSR 标记区域的 SSR 标记,再在近等基因系混合池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对稳定的多态性 SSR 标记再在 F2群体中进行连锁分析,精细定位玉米的两个显性对生基因,结果表明: 1、构建的对生亲本 H14D 与互生亲本 H53 间,在对生性状上表
其他文献
棉花不仅是重要的纤维,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脂肪酸合成相关代谢在棉花种子的油分含量和组分、纤维发育,抗病抗逆等调控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棉花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到长
本研究探讨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理想株型和冠层空间结构研究的可能性,并编制了“水稻株型设计系统”(Rice Plant Type Design System,RPTDS)。RPTDS通过三维重建的方法实
密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但高种植密度可能会影响稻群体中不同叶片的光合作用。此方面的研究尚少见报导。本文以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密度对玉米叶片光
本试验进行了红麻11个常规栽培种和3个野生种的细胞学标记及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通过建立14个品种的核型模式图在染色体水平上比较红麻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并在探讨红麻种子基因组DNA提纯方法和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利用RAPD技术对红麻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研究,检测出各品种的特异性DNA谱带,并依据分子标记研究结果探索了栽培种与野生种的亲缘关系,为红麻种质资源的系统进化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