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病人择时用药护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以《内经》五脏主五时,及《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理论为依据,以胃脘痛病人为研究对象,在脾胃主时的上午10:00时,及《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中,阳明病欲解时的晚9:00时用药,系统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疗效、以及与常规用药护理存在的差异,总结胃脘痛病人的最佳用药时间。 方法:采用临床对照法。纳入标准为胃脘痛住院病人胃痛,痞满,嗳气,烧心,嘈杂、纳呆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6版,排除胃癌疾患;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92例作为择时用药观察组,90例为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无差异。两组治疗方药依据临床辨证用药,相同证型方药相同,既在全国胃肠病专家李佃贵院长的胃病1号方基础上加减用药。观察组采用300ml中药煎剂分两份,每份150ml,于上午10:00时晚9:00时服用;对照组按常规每日两次,早晚各服150ml,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再给予其他相关药物治疗。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改变。建立病例、随访专卡,分别记录胃脘疼痛、痞满、嗳气、烧心,嘈杂、纳呆等症状减轻的时间。(2)病理改变。治疗前后由胃镜室医师进行胃镜检查并在胃窦、小弯等部位留取标本,以进行相关的病理检查根据粘膜变化,分为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根据两组治疗后病人的总分变化情况,观察对照其治疗效果。(3)对HP的影响。采用ws银染色,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病人HP阳性例数的改变情况及两组间存在的差异;疗效判定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会消化专业年会制定的标准。 结论:本研究表明胃脘痛病人在证型相同、病情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应用同一种方药,在脾(胃)主时的上午10:00时及阳明病欲解时的晚9:00时服药,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时间用药。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胃病1号方在不同时间灌服对大鼠胃粘膜炎性细胞的影响,以探讨胃溃疡择时用药的作用机理。 方法:取纯系wistar大鼠40只,雄雌各半,8周龄,体重140±20 随机分正常组10只,造模组30只。将造膜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模型组、常规用药对照组和择时用药观察组,每组动物于实验前后均称体重,并记录一般情况。对照组及观察组于第2周开始分别在不同时间灌服药物。对照组,取胃病1号方中药煎剂,于早6:30,晚6:30各灌胃一次,观察组于上午10:时及晚9:00时各灌胃一次。药物以等容积不等浓度法配制,按每只大鼠5ml/kg灌胃给药,灌服量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2倍等效量药物,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定时灌服1次,连续给药4周,各组至治疗停止后禁食不禁水24小时;采用脊椎脱臼法处死动物,取出全胃,沿胃大弯剪开,用生理盐水洗净,10%甲醛溶液中固定,2天后在胃体前,后壁及小弯部各选择一粘膜纵向部位,石腊包埋,5μm切片备用。 结论:本研究证实上午10:00时,及晚9:00时给药,对实验性大鼠胃黏膜的修复作用及病理影响,明显好于常规给药,尤其能够短时间内改善胃粘膜的血液供应,促进炎症的吸收,且作用持久,与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
其他文献
【摘 要】“经历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丰富、更美好并对未来成长与发展有奠基价值和启迪意义的经历,它需要仰赖各种资源的支持和支撑,而教师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教育经历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另一方面,学生自身曾经拥有的经历亦可起到一定作用。而要使这些资源真正产生应有的“经历教育”的价值,则需要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与运作。  【关键词】教育经历 经历教育 “带得走”的教育  教育经历
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的农业、食品和园艺消费展——德国柏林国际绿色周1月15日拉开帷幕,人们不出柏林就可品味各国美食,感受世界文化。由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组织的中国展团继续以“一带一路”精神和理念为宗旨,以“品味中国”为主题,带来了近百种中国特色食品和农产品,受到欧洲消费者的青睐。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牛盾大使与德国经济合作发展部部长米勒共同考察中国展台。  今年的柏林绿色周共吸引来自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