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质强化瓷的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Na2O—MgO—Al2O3—SiO2相图详细解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日用镁质强化瓷的新的坯料组成,研制出了白度好、机械强度高(220MPa)、烧成温度范围宽(40℃)、热稳定性好的镁质强化瓷,并研制成功了适于日用镁质瓷使用的低温熔块釉,实现了日用镁质瓷的二次烧成。另外,本试验还对T—ZnO晶须增韧增强镁质强化瓷基体进行了尝试研究。 对MgO—Al2O3—SiO2三元系统相图分析表明,对日用滑石瓷而言,其坯体组成点位于相图中偏高岭(Al2O3·2SiO2)—偏滑石(3MgO·4SiO2)连线上,位置近于方石英—原顽辉石的界限处。研究表明,当偏滑石(3MgO·4SiO2)/偏高岭(Al2O3·2SiO2)>4时,坯体有较宽的烧成温度范围,以此为依据确定坯体中粘土的用量在15%左右。对Na2O·Al2O3·2SiO2—2MgO·SiO2—SiO2三元系统相图分析表明,当滑石(3MgO·4SiO2)和钠长石(Albite)的用量比例在7.2~2.7之间时,组成点处于原顽辉石初晶区,且等温线较稀疏,通过调整坯料组成,坯体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烧结。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坯料组成,并对试样的体积密度、抗弯强度、抗冲击韧性和变形度进行了综合实验和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坯料组成。 以高岭石和滑石的标准TG/DTA为依据,对坯料进行了TG/DTA分析,制定了合理的烧成制度。 本试验采用注浆成型工艺并对两种制浆工艺——料先细磨,后混浆,各种原料共混磨—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制备试样的抗弯强度较后者提高20%左右,所以本试验采用了前一种制浆方法。 晶相分析(XRD)表明,强化瓷胎体晶相完全为原顽辉石,并无方石英存在。断面显微结构观察(SEM)表明,坯体中的晶相量达到50%以上,并且晶粒均匀细化,粒度在10μm左右,其余为强化的玻璃相,基体中存有极少量近似球状的微小气孔,这是坯体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的物质基础。 尝试采用T—ZnO晶须增韧增强镁质瓷坯体。但实验并未达到预期的结果,分析原因,推测可能是由于氧化锌参与了液相反应所导致。
其他文献
构建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就是让学生通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学习,并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学习质量,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课堂教学效果低甚至是无效,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界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的难题之一.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低的原因有很多,课堂生态出现了危机是成因之一.我们认为,通过重构课堂良
期刊
氧化锌(Zn O)是一种重要的宽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室温下的禁带宽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 meV,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质和丰富的形态结构。纳米氧化锌具有表面效应、体积应
艾亮平 艺名子荷,江西抚州人。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近代陶瓷研究院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艺术陶瓷商会会员,景德镇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电话:13970399857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研制开发活性染料印花用合成增稠剂为目标,根据淀粉改性原理,分别以异丙醇为分散剂,玉米淀粉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合成羧甲基淀粉;   实验中采用淀粉与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