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具有灵活方便、种类多样等优点,可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大量DG的接入会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继电保护、电压稳定性以及系统可靠性等方面带来诸多的影响,这些影响与DG的并网位置和容量密切相关。因此,对DG选址定容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点:(1)从理论上分析了 DG的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分布和网损的影响,并以18节点配电系统为算例,围绕DG的并网位置和容量对配电网电压分布和网损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并总结其规律,结果表明在配电网中对DG的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进行优化规划非常必要。(2)针对传统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后期收敛速度慢等不足,在动态差分进化(Dynamic differential evolution,DDE)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反向学习机制和局部搜索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差分进化(Improved dynamic differential evolution,IDDE)算法,该算法保证了每一代解的质量和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从而使算法更快的逼近最优解,提高了算法的搜索精度。通过4个典型测试函数,验证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3)分析了DG在配电网潮流计算中节点类型的处理方法,以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作为算例,采用前推回代法进行含DG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验证含DG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正确性。在DG选址定容问题上,采用电压稳定度指标为节点进行评估,并结合配电网实际情况等其他相关因素,对DG的待安装位置进行筛选,建立了综合考虑DG投资及运行费用、网络损耗费用、年购电费用和环境赔偿费用的经济性目标函数作为DG选址定容的优化模型,采用所提算法对DG选址定容问题进行求解,并给出了求解步骤。(4)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采用改进动态差分进化算法对风电、光伏、微型燃气轮机三种DG的接入方案进行求解,并将规划结果与传统差分进化算法和动态差分进化算法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所提算法的优化结果更为合理,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