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日常生活和现代商业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交易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广等特点,非常适合其在传销行为中被重点利用,使其成为了传销组织趋之若鹜的重要工具,传统的传销犯罪逐渐向网络传销犯罪发展。较之前者,后者发展速度快、危害程度大、查处难度大,给执法部门的监管和查处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试从现阶段网络传销犯罪的概念、模式、特点、表现形式、与传统传销犯罪异同、立法状况、侦查对策等方面分析入手,探索切实可行的监管方案和查处对策,为执法部门提供有效参考。全文共分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网络传销的由来及网络传销犯罪的定义。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使其被传销犯罪分子加以重点利用。同时由于我国政府持续以高压态势打击传销犯罪,传销组织者试图将互联网作为躲避执法的一道“防火墙”,导致了网络传销犯罪的产生及蔓延。目前学理上尚未明确网络传销犯罪的概念,笔者试参考传销犯罪的概念对其定义。第二章介绍了网络传销的模式、网络传销犯罪的特点及与传统传销犯罪关系。一般认为,网络传销模式分为传统传销的网络版模式、网络信息传销模式、新兴互联网传销模式。网络传销犯罪具有隐蔽性高、跨区域性强、欺骗性强、结算资金迅速、发现、查处困难等特点,其与传统传销犯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三章介绍了笔者对于网络传销犯罪的立法思考。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全国性的电子商务法规,司法实际中打击网络传销犯罪参照关于传销犯罪的立法,这种法律适用模式有其不足之处。笔者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本上,参考国外就相同问题的立法经验,对完善网络传销犯罪的立法提出建议。第四章介绍了网络传销犯罪的立案管辖问题。由于网络传销犯罪的特殊性和与传销的刑事管辖权理论的不兼容性,故传统的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对网络传销犯罪不尽适用,有必要重新确立相关原则完善网络传销犯罪的管辖权标准。第五章介绍了网络传销犯罪的侦查对策。对此,目前网络传销犯罪的宏观侦查模式在侦查协作、侦查介入、侦查技术、侦查公开均存在缺陷,不利于及时有效地打击犯罪,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建。其次,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网络传销犯罪侦查和取证的具体策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