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及脑三维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有过多说谎行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antisocial personaility disorder, APD)在说谎时脑区激活模式及与说谎相关的神经联系,并探讨该类人群与无过多说谎行为的APD患者及正常人之间是否存在脑功能及脑结构的明显差异。方法:对17例符合DSM-IV诊断的有过多说谎行为的未经治疗的男性APD患者、18例无过多说谎行为的未经治疗的男性APD患者和19例正常男性,使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进行测评,三组人群在年龄、性别、智商及文化程度上匹配。对三组人群应用1.5T磁共振进行三维结构像扫描及在真实表述、错误表述及说谎任务中的功能像扫描。对行为学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fMRI数据使用SPM2软件分析,比较三组人群在三种条件下脑区激活模式的差异。对三维结构像的分析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比较三组人群的脑部灰质结构差异。结果:顺利完成各项心理学测评及磁共振扫描,并纳入统计的研究对象包括17例有过多说谎行为的APD患者,18例无过多说谎行为的APD患者及19例正常人。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脑结构及在真实表述、错误表述及说谎任务下的脑激活区及三组人群脑区结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与真实表述任务比较,错误表述及说谎任务中各组反应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真实及错误表述任务中各组反应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2.正常对照组在真实表述任务中,有左额内侧回(BA10)、左扣带回(BA31)、双侧颞叶(BA20、BA38、BA39)、右小脑的激活。在错误表述任务中,有双侧楔前叶(BA31、BA19)、右颞中回(BA21)、双侧颞上回(BA21、BA22)、左角回(BA39)、左中央后回(BA1)、左前扣带回(BA32)、右侧岛叶(BA13)及右小脑的激活。在说谎任务中,有左侧楔前叶(BA19)、右额叶(BA6、BA8、BA9、BA46)、双侧颞叶(BA21、BA22、BA41、BA42、BA38、BA39)、双侧海马、右中央前回(BA4、6)、双侧小脑的激活。错误表述任务对比真实表述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小脑。真实表述任务对比错误表述任务,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说谎对比真实表述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额叶(BA6、BA9、BA46)、顶下小叶(BA40)、右颞下回(BA20)及双侧小脑。真实表述任务对比说谎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中央前回(BA4)。说谎比错误表述任务有双侧顶下小叶(BA40)、右额中回(BA6、BA9、BA46)、左额内侧回(BA8)及左小脑激活增加。错误表述任务对比说谎任务,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3.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照组在真实表述任务中激活的脑区有左额叶(BA9、BA8)、左颞中回(BA39)、右中央前回(BA4)及右小脑。在错误表述任务下激活的脑区有左楔前叶(BA7)、左额上回(BA8)及右中央前回(BA4)。在说谎任务中激活的脑区有右额叶(BA6、BA8、BA9、BA45)、扣带回(BA24、BA31)、右顶下小叶(BA40)、左海马、左岛叶(BA13)及右中央前回(BA6、BA43)。在错误表述任务对比真实表述任务下,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右小脑。真实表述任务对比错误表述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中央后回(BA3、40)、左中央前回(BA4)、左海马。说谎任务对比真实表述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右额叶(BA6、BA8)、左额叶(BA8、BA9、BA10、BA46)、右颞上回(BA39)、右顶下小叶(BA39)、左顶下小叶(BA40)、左扣带回(BA32)、双侧小脑。真实表述任务对比说谎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中央前回(BA6)。说谎任务对比错误表述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双侧顶叶、双侧扣带回(BA32)、右额内侧回(BA8)、左小脑。错误表述任务对比说谎任务,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4.反社会人格障碍说谎组在真实表述任务下激活的脑区有左额内侧回(BA10)、左颞上回(BA38)、左颞中回(BA21)、右枕叶(BA19)及左中央旁小叶(BA6)。在错误表述任务中激活的脑区有左额内侧回(BA10)、右额内侧回(BA6)、右中央前回(BA6)、右前扣带回(BA32)及左中央后回(BA43)、双侧颞叶(BA21、BA22、BA38)及杏仁核。在说谎任务中激活的脑区有右顶叶(BA7、40)、左额叶(BA8、9、46)及左岛叶(BA13)。在错误表述任务对比真实表述任务下,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顶下小叶(BA40)。真实表述任务对比错误表述任务下,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说谎任务对比真实表述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额叶(BA8、BA9、BA10、BA47)、双侧顶叶、右中央前回(BA44)、右岛叶(BA13)、双侧小脑。真实表述任务对比说谎任务,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说谎任务对比错误表述任务,激活增加的脑区有额叶(BA8、BA9、BA45、46)、右顶下小叶(BA40)、丘脑及双侧小脑。错误表述任务对比说谎任务,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5.错误表述任务中,正常对照组比APD说谎组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扣带回(BA31)、右中央前回(BA4)及右颞中回(BA37)。APD说谎组对比正常组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双侧顶下小叶(BA40)、楔前叶(BA7)、左额叶(BA8、10、46)及左颞叶(BA20)。正常对照组比APD对照组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楔前叶(BA19)及左小脑。APD对照组比正常对照组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颞上回(BA22)。APD说谎组比APD对照组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楔前叶(BA7)、左额叶(BA6、8)、左顶下小叶(BA40)及右小脑。APD对照组比APD说谎组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6.说谎任务中,APD说谎组对比正常对照组,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额叶(BA6、46)、右中央后回(BA2、40)、左楔前叶(BA7、19)、左颞叶(BA21、22)及右小脑。正常对照组对比APD说谎组,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APD对照组对比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对比APD对照组,均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APD说谎组对比APD对照组激活增加的脑区有左楔前叶(BA19)、左颞叶(BA37、39)、左额叶(BA6、46)、左扣带回(BA24)、右枕叶及右小脑。APD对照组对比APD说谎组无激活显著增加的脑区。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D对照组患者有右侧顶下小叶(BA40)、左额上回(BAll)及额中回(BA9)、双侧楔前叶(BA7)、左梭状回(BA37)、左扣带回(BA24)及双侧小脑灰质密度下降。与正常组比较,APD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左颞上回(BA38)及左海马旁回(BA30)的密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D说谎组有双侧梭状回(BA37、19)、双侧颞中回(BA21)、左小脑的灰质密度下降。与APD对照组比较,APD说谎组有左小脑、右颞中回(BA39、21)的灰质密度减少。结论:1.说谎和真实间的认知差异具有fMRI可检测的神经联系差异,对真实表述的抑制可能是欺骗的主要成分,前额叶是欺骗的基本神经回路成分。2.有过多说谎行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在说谎时有其特有的脑部激活模式,主要表现为楔前叶、背外侧前额叶、扣带回及小脑的激活增加,可能是其过多说谎行为的神经病理基础。3.无过多说谎行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执行说谎任务时与正常人比较脑区激活模式基本一致。说明两组人群说谎时的脑区激活模式无差异,反社会人群与正常人群的异质性对说谎下脑区激活无明显影响。反社会人格障碍本身并不是导致说谎任务下脑区激活异常的原因。4.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可能在脑部解剖上存在与说谎行为相关的神经回路异常,主要包括背外侧前额叶-扣带回-楔前叶-颞叶-小脑回路的异常,这可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神经病理基础。